被無數人吐槽的公交刷卡終於要改良了!2050年還將實現零擁車!

《聯合早報》報道,陸交局昨天發出信息徵詢書(Request For Information,簡稱RFI),邀請業界開發一套全新,讓乘客無掏出車資卡也能支付車費,全自動化車資收費系統。

目前的車資收費系統採用免接觸式智慧卡科技,讓乘客使用易通卡或NETS萬捷通卡(Flashpay)支付車資。

這項RFI將在明年2月29日截止,陸交局計劃使用所收集到的信息開發出一套標準,以便在明年底前展開「概念證明」測試。

兩個多月前,它也同新電信、索尼、易通公司、星網電子付款公司及通聯公司合作,安排200名乘客參與使用具備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FC)的智能腕帶支付車資的試驗計劃,計劃將在明年2月29日結束。

為提高科研能力,陸交局昨天也宣布成立由海內外學者和專家組成的12人研究諮詢小組,他們將對陸交局的研究與發展方向提出建議,協助它應付未來新興的通勤課題。

教育部代部長(學校)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黃志明昨早在首次舉辦的「未來通勤研討會」上發言時說,未來幾年裡,新加坡將加緊栽培有才能的工程師,協助打造全新的通勤概念和方案。

馬凱碩建議 2050年實現「零擁車率」

馬凱碩昨天在陸交局「未來通勤研討會」發表演講時指出,公共運輸的便利,能減除擁車的必要,國人才有可能捨棄擁車的夢想。

因此,他首先建議,我國必須建立起全球頂尖的公共運輸生態系統,把地鐵、巴士、德士、共用汽車和腳踏車等通勤工具和服務綜合為一體,提升公共運輸的便利,以改變人們過分崇尚擁車的心態。

馬凱碩說:「新加坡土地有限,擁車夢在這裡其實是不實際的。」

其次,凱碩在會上建議,我國可設立一個公共運輸局(Public Transport Board),來管理整個公共運輸生態系統。

馬凱碩指出,新加坡過去50年的成就與發展已證明了我國公共部門的實力。他有信心在公共部門的管理下,新加坡的公共運輸生態系統將能晉升為世界之最。

雖然馬凱碩本身也是擁車族,但在他看來,汽車只不過是提供便利的日常工具,與電冰箱、洗衣機和吹風機等用品無異,但一般人因崇尚擁車而有「擁車夢」。

馬凱碩最後指出,我國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擁車率」,人們都使用無人駕駛車等交通工具往來目的地,公路上的車輛可銳減到只有30萬輛。

不但如此,我國目前用於建造道路的12%土地,還可騰出一半興建公園和其他休閒設施,甚至是冷氣有蓋走道等。

此外,馬凱碩指出,研究顯示無人駕駛車的通用能給城市帶來許多益處,包括降低交通阻塞與意外的機率、因車輛減少而改善空氣品質、擴大年長者的活動範圍以及提升運輸效率等。

轉載新加坡圈 公眾號 xinjiapoquan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7329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