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家兩口,都是PR,2012年9月決定開始買房子,因為本人對EM情有獨鍾,所以老公順應民意,就定下了買房需求。沒有聯繫中介之前,在propertyguru上看過不少的EM,價錢也是差別很大,所以我們決定不挑地點,不挑樓層,只要是EM就可以。買房是人生一大事,所以本人比較小心。新加坡的中介真是多的數不過來,第一次買房也不知道這些中介是否全都可以信任,所以就和已經買房的朋友要了幾個中介的號碼。
經驗分享:
1.中介不可以簡訊聯絡,一般沒有人回覆你
2.如果已經有中介,一般沒有第二個中介願意再幫你
之所以定下了A中介,是因為曾經幫朋友和朋友的姐姐兩個人買過房子,而且朋友的房子COV 4.8k(HDB 2+1+1房),覺得COV真的是很少。我們開始首付預算是140k,和中介談過說只要EM,地點隨便。然後開始踏上了第一次看房之路。
中介第一次帶我們一晚上看了三個,估價都在560k-590k, COV最低的30k, 我們不要的原因是房子從裡到外都帶著騷臭味,用廢品回收站形容也不為過。(後來這個房子以35k的COV成交,我真心佩服買房子的人)。COV最高的100k, 不買的原因很簡單:沒錢!看完房子中介給估算了一下,我們140K的首付根本就不夠 ,除非買那個「廢品收購站」。第一次買房哪裡甘心買個那樣的房子呢!所以只能在等著看其他的房子。
在這裡要感謝我的公公婆婆,首付的錢基本使他們給的,知道買房子貴,又給我們多添了一些,所以婆家總共給了接近140k的首付。加上婆家給的,我們的預算開到了160K, 180K的也可以勉強接受。然後繼續和中介看房子,我越看越心煩,那個COV那叫一個飆升。曾經看上jurong west一套,我們給開到55K, 房主拒絕了。後來又看上了yishun的一套,我們給到60K, 房主也拒絕了。那個時候看房子叫一個上火,背地裡在家罵了N個房主了。就這樣陸陸續續的看了10套EM了,就是沒找到我們能接受的價錢。看房印象深刻的出了那個廢品回收站,還有就是一個一家養鳥的,一家5,6口人擠在一個房間裡,其他的房間給鳥住,真是愛鳥如命啊!後來一天在家躺著鬱悶,中介來電話說晚上領我們看房子,我就問了問估價590K, 我一聽這個價錢,我的心就涼了一大截,但是中介說COV只要30K,一聽這個COV還是很靠譜的。但是看完這麼多房子,我真心害怕又來一個「廢品回收站」,我們是要還是不要!?晚上看了房子是個印度人屋主,沒有傳說中的咖喱味,也不是廢品回收站的翻版,雖然裝修很簡單,但是真的對這個很滿意(價錢更滿意, 哈哈)。房子在4樓,後面是停車場,前面對的是個公園,房子是1999年的 (比以前看的85,86年的新太多了), 走路不遠就是LRT, bukit panjang MRT 2015年就能建成,交通到時候應該更方便,走不遠就有超市,小商場,還有kopitium等食閣,附近還有泳池,運動場,當然最關鍵的COV30K。房子之所以要買是因為夫妻離婚,所以必須在六個月之內賣掉,我們看房子的時候已經賣了3個多月了。我跟中介說看看能不能再便宜點,如果她們就是要COV30k,我們也買。最後房子以COV20K成交,男屋主的中介不太願意,可是女方的中介倒是幫我們說服了她們。在此要感謝我的中介,還有女方那個中介。(我怎麼感覺有點趁火打劫的滋味)
從這次買房我了解到:
1。夫妻離婚買房要在半年內完成,而且兩邊都必須要有自己的中介
2。夫妻離婚的房子通常COV比較低(買房之前,同事曾經說過如果遇到這樣的最好,一般都不會太介意COV).
3。房子沒有完美的,以預算來要求房子(有錢人就隨便了)。
4。不要太注重裝修,更不要聽賣家中介說的裝修多少錢。(我看過的房子,沒有一個裝修我喜歡,有的聲成花了100多千做的)。
5。別的貼看到的,房子的估價書要自己花錢買。我買的好像是181新幣。
房子手續要快因為房主要在下面的三個月買另外的房子,然後中介怕過了這個月PR quota滿了,還有就是對方的中介下周要出國。所以定了房子之後,我們就開始馬上找貸款。
中介建議DBS那個固定的5年利率,然後給了我們很多各個銀行管理貸款的人的名字還有電話,讓我們自己打電話比較。我們的時間敢的不好,剛好是個周六,周六要定下來,因為這樣周一周二我們就能拿到了。關鍵問題周六很多銀行管理貸款的人都不在,打電話通常也是不接。之前問過UOB,後來又問了Standardcharted,再後來就是靠中介的關心聯絡到了DBS的人。
比較這三家,浮動的standardcharted的比較便宜,不過未來經濟發展我和老公都無法預測(我們對金融一敲不通),所以我們決定DBS 3M sibor+0.89%, 頭三年利率不超過1.49%的那個。所以我覺得我們的貸款給大家提供不了什麼好的信息。
這裡給大家介紹個地方,可以看到現在各家銀行在根據當下sibor比較低的貸款計劃。propertyguru每個房子都有個貸款多少,估計一個月還多少錢,這個不管用的,但是你要點擊進去,然後註冊一下,你就可以看到各個銀行的貸款比較,他會給你從最便宜到最貴的列出來。但是這個不顯示是哪個銀行,你要自己打電話過去問。注意一點就是上面現實的價錢是根據當時sibor決定的,這個時候這家便宜,不一定過段時間還是這家,所以大家還是多打聽打聽。不要像我剛好敢在周六人家都不上班的時候。
這裡必須要說保險,因為DBS的貸款說一定要買他們的保險才能批准這個貸款(強制性條約),然後說那個保險是CPF, HDB讓必須買的,我們心想那買那裡的都無所謂了。我們對保險也不了解,反正都差不多,就買吧。我們的保險費一年大概1600新幣不到(我和老公兩個人的)。後來問我們的中介才知道有很多附加條款在裡面,那些跟本就不是必須的。我這個氣啊,這都是什麼事啊,都不和我們解釋說什麼是必須的,什麼不是必須的就讓我們簽字,騙人啊。在這個給大家提個醒,這些個買保險的吧,都是你的保費和收入成正比的,我們的交保費高,他們的收入就高。一定要打聽清楚是不是必須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我覺的那些和他工資掛鉤的,我不想買單。可是現在字都簽了後悔也沒用了。
房子和貸款都定了就是等1st appt了。我等的真心急,我想這裡很多人都是了解那種心情的。我本來以為只有我心急,沒想到我老公更急,在快到1st appt的前幾個禮拜就開始給我嘟囔還有多少天了,是說要來個倒數嗎?!
1st appt當天我們先到了,然後我就看到屋主的兒子代表媽媽來了,本來定的時間是 1030hrs,可是男屋主還沒到。不過兒子說了,他爸說會準時到的。準時我不敢說,只要來,別耽誤我買房子就行了。 等人都到齊了,我們拿了號碼等著。頭一次去HDB,這人真不少。 最先有個人接待我們的是查看我們的文件。我這個「天才」什麼都帶了,就是沒複印, 然後有讓我的中介去他的辦公室複印再帶回來。在等的時候,對方的中介說要等8周再去2nd appt,我們十萬分的不願意,誰不想早點拿到自己的房子,何況但是買房子的時候她們要求在完成交易後多住一個月。照這個算法,我們要4月中或者4月底才能拿到鑰匙。我和老公都不同意,我們要求6周。但是對方說6周他們(女屋主)再買的房子裝修做不完。女屋主的中介以為我不太會英文,就說「等你中介回來了,我和你中介說,再讓你中介和你說」。在這裡我覺的這個中介腦子不太好使,我的中介應該以我的利益為出發點,怎麼可能不徵求我的意見就跟你定。後來等我的中介來了,他就和我中介說要8周再2nd appt。我中介就來問我怎麼樣,我說6周,然後那邊中介就開始了,「你能買到這麼便宜的房子都靠我, 你們都應該聽我的,男屋主那邊的中介都聽我的」 這架勢就是我們都歸他管了。本來我還挺感謝他的,他這話一出來,我就不愛聽了。我堅持6周。然後那個中介又回去商量女屋主的兒子,回來給我們的答案就是4月2號給我們房子鑰匙。所以等6周還是8周就無所謂了。我們中介說你能確定這個日期嗎,不要回來給我的客戶找麻煩。那邊很是確定,但是我中介怕裝修這個事真是說不準,所以和我們說就聽他們的8周,不要等到他們4月2號交不出鑰匙麻煩。我覺的我中介這話對,所以和老公商量8周就8周。
後來又有一個女的接待我們,在一個小的辦公室裡面。說要賣家先進去, 我們就在辦公室外面等,後來就聽到裡面那個HDB的女人大聲說你們的律師只能一個云云。我猜想可能是兩家離婚各自有各自的律師,但是這邊只能承認一個律師。我中介就讓我們出來了,說他們那邊討論的都是家事了,我們在大廳那邊等吧。然後我們就出來了在外面等。這個等的時間真是長,中介都發話說怎麼這麼久,通常半個小時就出來了。我再想那個HDB的女人可能毛病比較多,比較難纏吧。後來等到我們進去了,她那個笑臉相迎的態度真是讓我汗顏。這麼好的一個人,怎麼就和賣家那邊大小聲了呢!後來我們定的2nd appt的時間是7周,男屋主的中介給的時間。反正我就等4月2號了。
去完了HDB,就去律師行。律師行的人有事出去了,說要1點才回來。(你看我們從1030hrs弄到1點,就知道那個時候他們在裡面待了多久了) 然後我和老公就等,就等的這個時候才弄清了前面說的保險的問題。律師行的人要了我們的CPF statment,然後就問問保險要從CPF買嗎,然後給我們講了講這些文件的內容還有怎麼還貸款,再就是等律師來簽個字。在這裡學了不少東西,什麼joint tenants,律師費可以從CPF扣,還有就是要用CPF裡面的錢要多交170的費用(這個是必須的,這次沒上當受騙),還有就是每個月CPF從我們倆的戶頭扣要給個具體的數額。當時我說每個月從我的CPF裡面扣,多餘的從我老公的扣 (我PR比較久,錢比較多),可是人家說不能這樣,要給個數額或者比例,所以那人就根據我的CPF statment給了我們一個數,然後少的就從我老公戶頭扣。
2nd appt定在3月6號。大概在2月底的時候收到了律師行的信,說要我們交錢,並且列出了交錢的對象和錢數。
然後我就那著這張紙到銀行開了兩張支票,每張支票收費5元,會從帳戶裡面扣除。
這裡說說中國往新加坡匯款的情況。中國銀行匯到POSB。中國銀行每人每年最多5萬美元,匯款的時候要提供DBS的主行地址和一個代碼。這個可以直接從DBS或POSB的任何一個支行得到,只要和他說中國要往這邊匯款,他們就知道要給你這個。然後把上面的信息發給匯款人,匯款人拿著去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知道怎麼做了。24小時的DBS銀行好像在sentosa有一家,24小時的POSB在Peninsula plaza有一家。具體可以到DBS或POSB網站查找。
3月5號把兩張支票給了律師行。
3月6號2nd appt,我和房東的兒子都去了,兩家的律師行的代表也在。我們交了S$164的property tax,然後對方給了我們一把鑰匙。後來鑰匙又被原來的房東要回去了,因為他們還要在裡面多住一個月,這個也是我們買房子的時候說好的,所以我就把鑰匙還給他了。然後又和他談了談他們搬出去的時間,他們給的答覆是儘量在good friday之前搬出去。也就是說我們很有可能在3月底拿到鑰匙。心裡很是迫不及待啊!
2nd appt其實我們不需要去的,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好奇,想知道是怎麼個流程,就「死皮賴臉」的跟著去了。過程很簡單,就是HDB和兩家律師行簽了些文件。然後律師行給了我們一封信,包括HDB的一封,意思就是說我們的交易已經完成了。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和老公也是有房產的人了。哈哈
2nd appt完了之後,我們又去交了中介費。
所有的繳費都完了,首付我們總共付了不到160k。
在這等待2nd appt的時間,我就開始找各種的ID,contractor. 先上個房型圖,再說我具體的裝修計劃。第一個圖是我從HDB買的。第二個是我根據家裡現在的樣子自己畫的,然後老公修改的。
我是想做廚房,加上3個廁所。WC3的門要封死在原來洗手盆的地方重新開一個。還有在living room和balcony放回落地窗。然後就是廚房和service balcony間隔回去變成一個洗衣晾衣的地方,間隔打算建在現在廁所的門那個位置。電視打算放在靠近廁所的那邊牆那邊,由於那邊有個colume,所以打算做一個小電視櫃。然後就是全家粉刷。還要幹什麼就要等房子到手了,然後仔細研究研究。
話說我和老公還沒去1st appt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看看家具還有裝修了。第一個看看市場,了解一下行情。第二是吸取吸取經驗。前天已經拿到priciple approve letter了,就等2nd appt交錢了。
在expo之前的展覽上看過3家裝修的報價,沒有一個人願意給我具體的quotation。只給了我一個大概。
A家(LINEWERKZ PTE LTD),看過他們做過的EM,簡潔明快,不複雜,應該是現在流行的現代簡約風格,我和老公比較喜歡的風格。據他說這個房子從里做到外,全部敲重做大概要100多千。我沒有那麼多錢,但是也願意和他說說我們的想法。然後那個人承諾說會email我quotation。當時給我的大概的報價是25k。可是到現在具體的quotation就像石沉大海。在我看來凡是不講信用的,都不能用。所以我很堅決的認定,這家ID絕不能用。
B家(THE RULER GROUP)接待我們的是個自稱設計師的人,自己號稱隨便一下就能畫出圖來。說來說去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基本上是說自己多厲害,然後就是不斷地勸我們說現在簽合同吧,要不然明年就開始交稅了,現在不用交等等。給我的感覺就是讓我們交押金簽合同是他的目的,至於我們的想要的報價,他就給我了35K。然後說我們要求的少於30K是辦不成的。我們就說再看看然後就跑路了。在HDB查過了,這家沒有註冊過。
在expo的最後一家是C(ONE DESIGN),是個中國女孩子接待的我們。和他說了說我們的裝修要求後,她就給出了我45K的大概報價,我這一看價錢,我估計這下又沒有什麼希望了。這就是之前在expo轉一圈的結果,個人觀點:一個都不可用!!!
後來我和老公又去過IMM樓上看了3家。
D家(A WIN DESIGN)給我們的大概估價是30K. 沒有具體的報價。
E家(U-HOME INTERIOR DESIGN)給我們的大概估價也是25K. 沒有具體報價。
F家(WEIKEN)比較細緻的跟我們談過,問過我們想要的,說了自己想的,給我們量了量尺寸,也給我們他關於我們裝修的意見。對這家印象比較不錯,他也信守承諾給了我們報價。不過報價是35K多。後來我們又接觸一次,因為裝修上有點改變,又去找他談了談,價錢他說最低可以給到了29K,還是超過我們的預算。這家HDB的1990年開始的,HDB沒有不良記錄,信譽應該還算不錯。最後在價格戰中,放棄了這家。給的價格是29K,還不送任何東西。
後來在1st appt之後,我和好友去過trade hub 21。在那裡我又看了3家。
G家談過之後,也如實給了我們具體報價,價格在30K多。但是所有的價格沒有具體的一項一項的列出來多少,只是列出了要做的項目還有總價。HDB這家有不良記錄,而且已經18分,有點猶豫。後來又接觸很多次,不喜歡的是每次都要我們去他們的店裡談。在接觸了4-5次之後,我用郵件通知說如果同意我的價格我就用他們,最後選擇這家。給的價格27K,也是不送東西,但是同意給我們安裝我們自己買的柜子,不多收錢。本來說定要簽合同,這個ID又提出了很多裝修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是我們以前沒有考慮到的,然後給我們的建議是先不要簽合同,等再和我們一起看看房子,再做最後的裝修計劃和合同,如果後來定的方案和原來談的不差很多,不會給我們多加錢。這點讓我和老公都覺的這才想是為我們著想的ID,覺得不是個為了掙錢不擇手段的人。所以目前還算滿意。最後等裝修完了再看到底怎麼樣。
H家(PENTA CONSTRUCTION)本來承諾我會3-4天給我具體報價,但是因為電腦的問題我最近才收到。不過這個人已經提前簡訊和我說了。對於這樣的正當理由,我覺得應該原諒,並給予機會。收到開始的報價25K不到,還有給我再次道歉,而且也給我列出了我考慮之中的某些項目的報價。對這家感覺不錯。後來又找這家談過,可是價錢越來越高,原來開始看到的報價有很多我們想要做的東西沒有加進去。最後給我們的總價是31K。我們放棄了。
I家(2FORM DESIGN),看過了他的showroom,我好友很是喜歡,硬是要我把我們的書房做成那樣給她住(她當然是開玩笑的)。不過我總覺得這家好像也不怎麼知道自己講什麼,只是給我看他做過的,而且經常找不到東西在什麼地方。給我的想法,自己做的東西,自己存的,找不到的可能不太大。本來答應的時間沒給報價,經過我的簡訊催促還是沒有給。所以這家也同樣pass掉。
J家(ICON INTERIOR DESIGN)是同事介紹的,我已經email他我的floor plan還有我的要求了,到最後也是沒有信。就是石沉大海,堅決pass掉。
K家(RUSTICS INTERIOR DESIGN)我在論壇里聯繫的,本來說過年之前就能給我,可是過了年也沒給我。後來我又發簡訊問過,她說過兩三天就給我,到現在也沒看見報價。不過又是個不守信用的,我們不打算用了,不給也就不給了。她家的員工在論壇里發過裝修的帖子。
L家(HOMEMAKER)也是同事介紹的。開始在樓下見了見,說我們做的東西23K應該差不多。後來也約了說來給我送報價,可是當天晚上我發簡訊找他並沒有回覆,我再一次被放了鴿子。後來他又主動聯繫了我,原來是他的手機那天丟了,後來才找到我的電話。後來又見了一次,想具體跟他談談,但是他似乎很忙,給了我報價就走了。總報價28k多,不過我們不打算找他細談了,那個報價單做的太差了。一切的東西都很籠統,如果用了我覺的可能會後來「被宰」。
M家(FUTURE HOME),屬於WEIKEN GROUP,他們兩家應該是一家,IMM上面的show room都是用一樣的。感覺這個ID比較有想法,創意很好。談過幾次,很多東西都是從他那裡學來的。他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有藝術細胞的設計者。但是價錢和WEIKEN一樣都是29K,不過送抽油煙機,爐灶,還有廚房的水盆和水龍頭。不過送的東西都不是很好的。怪不得WEIKEN的ID當時很自信的說,IMM樓上的價錢都和他們家差不多,原來都是一個group的。
選擇G家的主要原因是價錢和人品。我們的裝修理念是在預算之內以實用耐用為主,再就是便於清潔,整理,最後考慮美觀。硬裝太費錢了,畢竟資金有限,所以只能再不超過我們預算的情況下,儘量追求美觀。而且因為我覺的硬裝不行,可以軟裝上多多少少填補一點。軟裝的東西打算回國的時候買,價錢應該能省不少。
由於裝修有很多細節的地方我們當時看房子的時候沒注意,所以就在ID的建議下重新看了看房子。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本有很多東西我們不打算做的,現在都要重新考慮。我們和ID談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就是W.C.3的門是不能改地方了;廚房的門還有門框的距離有點寬, 可能影響我們放玻璃拉門;還有就是原來的樓主本來自己放了個拉門在那裡,也是要拆;所有的衣櫃看起來還不錯,就是樣式太老,顏色不喜歡;最重要的是4個空調都是黃色的,不換不行了;其他的就都是和電有關的。看過房子之後,回來和老公討論怎麼搬,最後決定買新空調,拆除所有的衣櫃。
看過房子之後就和ID約了第二天談合同,ID給的意見是全都可以overlay。可是看著本來就這麼小的廚房、廁所, 這要是overlay豈不是更小。所以保留我們原來談的條件,除去w.c.3改門位的錢。然後我們多加了一個Lbox在living room,然後跑8個LED downlight。再就是把廚房原來的門全拿掉,ID給我補會一塊牆,然後繼續用我們的glass sliding door。
建議:
1交房子定金的時候隨便走走,儘量注意以後裝修要考慮的東西
2如果能拍照,最好就是排下來,方便以後裝修
3如果可能定了裝修商之後,帶他們去看看房子,畢竟他們專業做這個,有很多東西我們考慮不到。
4裝修商要多走幾家,就算不比較價錢,有這麼多人的腦子,總能想出好的裝修放案。
5急著讓你簽合同的,大多數都不是怎麼負責任的ID。
看過的家具店:IMM3樓,Midview City有很多間,The Furniture Mall,Park Mall,Tan Boon Liat Building,expo的家具展去過很多次,IKEA,還有就是trade hub 21。逛了很多地方,主要以考察市場,了解價錢為主。裝修的風格還沒想好,再就是尺寸要等ID具體看了之後我們再決定。
簽字的合同總報價S$27900(39樓)
美的空調S$2519(42樓)
選好的瓷磚樣本(45樓)
裝修進程第一階段圖片(48樓)
廚房和廁所用具S$3590(51樓)
買的燈具($1059)還有看上的一些家具(54樓)
裝修進程第二階段圖片(91樓)
裝修進程第三階段圖片(124樓)
HDB買的房型圖
現在房子的樣子
根據裝修商給的報價,我自己寫的裝修細節
轉載: 獅城論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