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根紅說,店員在他用NETS付款時,要他輸入密碼,卻把局部遮蓋付款機,不讓他看到實際的交易數額。(賴南達)
芽籠也有「森林黑店」。客工花280元買二手手機,付錢後竟被要求多付358元年費申請戶頭才能解鎖,客工花錢買了一台不能打,而且來路不明的手機,不滿報警。
住在芽籠一帶的黃根紅(43歲,裝修工人),前晚約8時30分經過芽籠一間手機店,想起手機不久前剛摔壞,便向店家詢問其中一款二手手機的價錢。
「本來他說320元,我覺得太貴轉身要走,他卻自動減價,說280元就行,還附送手機配件,我因此決定向他買。」
黃根紅利用NETS付錢後,店員才從櫥櫃拿出手機交到他手裡,他啟動手機檢查,卻發現手機鎖住了。
店員這時說,要解鎖就必須用手機公司的帳號,問他有沒有帳號。
「我告訴他我沒有帳號,店員卻說可以幫我處理,但每月得繳付29元9角9分費用,而且得繳足一整年,也就是358元。
黃根紅說,他起初聽錯,以為一次過繳付29元9角9分就行,所以不打算計較。怎知用NETS付款,正當要輸入密碼時,眼尖的他卻注意到店員似乎刻意用手遮住付款機上的數目。
「我依稀看到了3580的數目,覺得不對勁,問他為什麼是35元8角元而不是29元9角9分元,他卻支吾以對,我於是叫他把手拿開,發現他輸入的數目是358元。」
感覺店員耍手段,他拿起手機便離開,對方竟還對說風涼話:「你這樣就白白浪費280元 。」
黃根紅事後到其他手機店詢問,才知道該款手機,一般是第一個有註冊的擁有者,才可能解鎖。
他越想越不甘,走到店外報警。
警察後來到了現場理解了狀況,建議他向消協求助。
店員否認賣手機給客工
店員否認賣手機給客工,還說該處是芽籠,常常會有警察來。
根據黃根紅提供的線索,本報記者在一個小角落找到了店家。
店雖然狹小,但是卻擺了兩三個玻璃展示櫃,裡面擺滿了多款手機,都註明編號但沒打上價格。
問店員警察前晚是否曾上門,店員否認說:「不是很清楚,這裡是芽籠啊,警察常常來。」
再問他前晚是否跟顧客有糾紛,店員回說前晚他在店面,但是並沒有與任何人有糾紛。
消協:招數源自『森林黑店』
芽籠店員售賣手機的手法,源自於「森林黑店」,是「森林黑店」以前用過的「老招數」。
針對這起事故,消費者協會發言人受詢時說,把手機上鎖之後向顧客收開鎖費的招數,當初就有多家「森林黑店」採用過。
「森林黑店」最出名的招式,是利用保證期限向顧客額外收費,利用手機上鎖外收費是老梗,比較不常被無良商家使用。」
收據上的「解鎖手機」和「一年保證期限」,都是「森林黑店」之前使用過的招式。(賴南達)
黃根紅購買的手機已上鎖,需要原先主人的帳號與密碼才能解鎖。(賴南達)
店裡玻璃展示櫃,裡面的手機都只是註明編號,沒有打上價格。(賴南達)
更多獅城訊息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