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新加坡社會為什麼歧視中國人嗎 ?看了就知道 !

一位無名網友特別發送來了一篇關於「新加坡人為什麼那麼歧視中國人」的文章,在經過我們的編輯、修改後,特別與大家分享!分享之餘,友情提示大家新加坡社會也是有很多對中國人來講溫情的一面,新加坡萬事通正在整理相關材料,後期與大家分享!

針對以下話題,新加坡萬事通保持中立立場,純屬分享,供大家參考!

雖然新加坡這個小島國,70%多都是華人,但是與他們不同國籍的中國人,依然受到當地的,無論是華人還是其它種族人的歧視。這是許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儘管這裡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仍然沒有改變,在我看來,更甚從前。

我覺得,新加坡人之所以會歧視中國人,不外乎幾個原因:

一 文化差異導致的「素質」歧視

((圖片來源:http://www.sammyboy.com/showthread.php?89284-Why-are-PRChinese-people-so-fucked-up-!/page2)

在很多新加坡人眼中,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是素質很低的。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在公共場合講話總是向在罵大街,聲音大到擾民。在他們的眼裡,中國人往往是很素質比較低,排隊時會插隊,在地鐵公交上會搶老幼病殘席。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很不愛衛生,租房子的時候總是罵房客把他們的房子弄髒了、弄亂了。

二 中國人英語太差

有人說,來這裡不錯,不用學英文也可以生存,到處都能看到華語,到處都有提倡學華語的標幅。可是事實勝於一切,英語在這個地方是特別的重要。在這裡,只有低等的人才會講華語,講的還不是標準的普通話,都是些廣東話,客家話。馬來人,印度人不會講華語,但是他們都會講流利的英語,所以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更喜歡僱傭會講英文的馬來人和印度人,而大多數小攤,巴剎那些端盤子送水的人,都是中國人。這裡政府表面上大力提倡學華語,學校也開設華語課程,可是實際並沒有如此重視。我的學生告訴我,她們在學校里,只有華語課可以講華語,其它時間如果誰講華語被老師聽到,會挨罵的。

新加坡骨子裡還是一個英語的社會,英語不好,很多中國同胞去讀書,去工作的時候,總是會收到不同程度的歧視!十分新加坡化的新加坡人講著經典的新加坡式的英語,展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

三 中國人 忍氣吞聲

新加坡人最會的就是投訴,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會去投訴,當然這裡也有相應的部門來捍衛他們的權力,所以這邊的人很囂張,不行我就投訴,嚇死你們。記得有人提醒過我,在學生面前說話一定要小心,萬一說了哪句話,傳到家長的耳朵里,如果讓她覺得不爽,你就等著校長找你談話吧,輕一點的,被投訴到學校,重的就會被投訴到教育部,你有理也說不清。中國人,遇到事情往往就忍氣吞聲了,總覺得在異國他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新加坡人可能也抓住了中國人這樣的心理,總覺得中國人就是窩囊,任他怎麼欺負也都沒有關係。有句話不是說,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了嗎?我們也會投訴,幹嘛要忍著,可是投訴到人家的政府,政府會向著誰呢?

四 中國人搶了他們的「飯碗」

這一點,不能怪別人,新加坡人不喜歡做的工作,中國人來做,那有什麼不對的,是你們自己不想做的,不是我們中國人來你手裡搶的,所以不要說中國人搶了你們的飯碗,都是你們自願的。現在新加坡人後悔了,有人在報紙上發牢騷,告訴政府不要再引進太多外來的人員了,新加坡人自己就業都成問題,可是話說回來,你不想做的職業,現在給你,你還是不想做,誰讓你們眼高手低,怨不得別人。

雖然有時自己不想承認,但確實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許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像有人告訴我那樣,你在中國,外省的人去大城市,還要受到大城市人的歧視呢,自己國家的人都這樣,何況在外國呢?或許這樣想可以安慰一下中國人受傷的心。希望慢慢的,中國人可以團結起來,力量大了,當然會有人害怕。

五 中國人搶了他們上學的資源

近年來,新加坡公立學校一直收緊招收中國學生的政策,主要原因來自於執政黨所面臨的壓力。很多當地人認為外國學生(尤其是以中國學生為主)搶走了他們受教育的資源,所以一直向政府投所。在公立院校裡面,很多中國學生學習異常優異,不僅成績好,而且拿到政府的獎學金,很多學生及家長就開始投訴,「為什麼我們的政府把我們所繳納的稅送給了外國人「。

在種種憂慮之下,那些憂國憂民的過人開始抗議了,呼籲政府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的過人。

看完了以上的分享,不禁想起了新加坡還有一個極具歧視色彩的名詞,」小龍女「,在這裡,新加坡萬事通特別在網上搜索了一些故事,與大家分享!

在新加坡廣為流傳的的「小龍女」的故事!

不知何時便傳出小龍女這個詞。在新加坡的晚報上,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這是有特定含義的一個詞,用來特指中國女孩或是女人的,頗含著一種垮人的味道,感覺怪怪的。

有一段時間兩個中國小龍女把新加坡男人折騰得人心惶惶,頗有驚弓之鳥之感。

其一是一位北京姑。據稱此姑在京城圈內混得頗有名氣,尤其是在旅遊界。因工作之故結識了獅城客,便嫁作了新加坡商婦。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兩年後此姑在新加坡身份已定,鬧起了離婚。這其實構不成任何新聞,此種境況終是見多不奇了。然使此姑登上晚報頭條新聞的原因是其夫家據說地產頗多,此姑訴諸法律,要分得巨額撫養費。也許因新加坡太小,又法律過於鮮明之故,一連幾個月,晚報喋喋不休地報道北京姑離婚案的法庭進展狀況。

最終北京姑勝訴,贏得巨額財產,併名揚獅城。

其二是中國南方妹射殺新加坡男友。看報上的照片,那女孩蠻漂亮的。她拿了工作準證在新加坡作打工妹。准證即將到期,她卻因無學歷申請不到長期居留,便請求同居了一年多的男友結婚,以便保留身份。似乎是男方和家人不同意,南方妹便用了當警察的男友的槍,打死了男友。這是報紙的消息。一直不相信那一臉純真與友善的南方妹有開槍的勇氣和仇氣。

便傳出小龍女的厲害來。觀新加坡的電視劇,其中的中國女孩命好的實在很少,總是以非法居留「被遣送回國」而告終。

突然一天便在朋友的聚會上遇上了北京姑。看上去很精明的女人。她的原則是:女人就要靠自己,更要靠朋友,關鍵時候朋友真幫忙。她是經驗之談。對於離婚案,她笑得花枝亂顫:沒有那麽有趣味性,那是一件很程序的事情。

南方妹據說被判了死刑。我是不大看晚報的,一直覺得那頗有野報的味道,竟不像國家級報紙。總理出訪的消息會被血淋淋的事件擠得無處安身,找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裡忍氣吞聲。這也許是新加坡人對新聞的理解。

不知該怎麼說。這個小島越來越熱了。來得中國人越來越多了。各種渠道來的,來了便不願走。沒有學歷的女孩多在酒店裡作招待或在酒吧作服務女,小龍女似乎成了某種陷井的代稱。

菲傭在新加坡是一個出鏡率頗高的詞。家中擁有菲傭似乎成了主人身份的象徵。據說許多菲傭原是受過高等教育在國內當老師的,卻寧願在這個小島上作傭人。對新加坡來說,菲傭的概念便是菲律賓女人。相觀之下,小龍女的概念又意味著什麼呢?只是不要太狹隘才好。

文與圖轉載自微信公帳號:新加坡萬事通

更多獅城訊息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6697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