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論壇】天氣是硬傷,真不能怪新加坡人穿的難看

Ming bi ...| 2015-10-13| 檢舉

最近先有英國學者,後有中國服裝設計師批評新加坡人的穿著缺乏個人風格,寧願選擇大眾化的口味,也不太敢彰顯自己的個性。(小編倒是覺得不是沒個性,而是太隨意了。T恤+短褲可以應付新加坡一年到頭的生活。)

路上經常見到的穿著一般是這樣的:

這樣的:

妹子們基本水平在這樣:

針對這點,本地華文時尚雜誌《女友》主編李佳靜在接受《早報·現在》的訪問時也說:「說新加坡人穿著不精彩倒是可能,但沒個性我不同意,因為沒有個性就是新加坡人的(穿著)個性。」一針見血地刺中趨於單調、平淡的衣著品味與意識。

新加坡是個現代大都會,從平價、中檔到高檔的國際名牌服飾應有盡有,單單一條烏節路就提供多種類的選擇,照理說,我們有的是「穿得好看、有品味、有個性」的條件,但事實是,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穿著短褲搭地鐵、穿著拖鞋上電影院,不管什麼場合永遠一條牛仔褲走天下,休閒得來其實非常邋遢,但整潔的時候又不見時髦,反而是一窩峰人穿什麼我穿什麼,像制服團體在作國慶操演。

上班族穿制服似的

經常為跨國公司和大機構的員工主講穿著禮儀的形象顧問鄭麗雲,目睹此番「怪現象」,總是忍不住要大搖其頭。她說,很多金融區的高級主管向她「投訴」,公司員工穿著千篇一律,看起來也千篇一律,使工作環境變得死氣沉沉。

雖是藝人,鄭惠玉穿得比較與眾不同,頓時成為全島焦點。

「他們說的一點也沒有誇張,很多白領上班族的穿著確實非常沉悶。女性都穿套裝,不是黑就是灰,男性10個裡面有8個是藍襯衫打藍領帶。A小姐和B小姐沒有分別,A先生和B先生看起來也差不多一樣。」

其實人生四大事:衣食住行,衣排最先,但新加坡人把車子房子看得很重要,也捨得吃,穿卻可以無所謂、可以隨便。這是什麼心理,倒是值得玩味。

有人認為新加坡人是實際派,有餘錢當然先置5C,又或者炒炒股票,衣服不過用來遮掩身體,而且受潮流影響,極容易過時,因此無須花太多精力和金錢在這上面。

也有人說,新加坡常年是夏,沒有四季,炎熱的天氣使得國人服飾的流行性及彈性很小,甚至變化不出什麼花樣來。

但作家劉培芳說,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熱帶國家,對顏色應該更敏感,姑且不論衣服的款式與配搭,單是講顏色,我們就穿得很單調。「現在大家不都在講創意嗎?奇怪怎麼創意都沒反映在衣著上?」

不是沒錢是沒心態

在公關公司任客戶經理的蔡思賢經常需要在戶外跑動,穿著講究舒適、大方、便利。

范文芳把一雙美腿露得恰如其分,卻也遭非議。

她承認氣候關係不允許新加坡人在衣著上像日本人或香港人一樣有「冒險精神」,但她認為簡單的夏裝也可以穿得很有創意,而且也不需要花很多錢,因為無論是香港進口的時裝或本地品牌,價格大眾化,品質與手工都不錯,款式也非常時髦,只要花點心思,就可以別出心裁。問題是,很多新加坡人似乎連這點心思都沒有。

俗話說「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美麗是需要學習的,穿著的品味和個性更需要不斷的實踐,才能在推陳出新的流行服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手頭寬裕,有錢買名牌時裝,就能穿得美麗。

《女友》主編李佳靜說:「其實越是追求潮流、越是崇尚名牌,就只會成為時尚的受害者,根本不可能穿出個性來。衣著是一種藝術、一種品味,要穿得好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性格,流行的東西不是穿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好看的,有些人可以襯托潮流,但有些人穿了只會像超級阿蓮。」

形象顧問鄭麗雲也說:「一窩峰跟隨潮流是很可怕的事情,尤其很多歐美時裝品牌是根據西方人的身材和膚色設計的,不一定適合東方人。像最近流行的4分之3長褲,許多人穿了滿街跑,因為洋妞穿了真是婀娜好看,但東方人臀大褪短,穿起來根本不像樣。」

社會美育不足

話說回來,新加坡社會不像香港,普遍存在「先敬羅衣後敬人」的現象,長得好看的要追逐外貌的百分百,長得不好看的,越要注重穿著打扮。我們不太有這樣的社會壓力,相形之下,就顯得隨便、沒品味、沒個性。這當然也和我們生活的環境、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有關係。

「我們的環境沒有講究衣著的文化,社會也不鼓勵打扮自己。」《女友》雜誌主編李佳靜觀察到,從政治領袖的白衣白褲,到近一兩年他們才開始在公開場合結上花領帶,都說明由上至下的一種含蓄作風。

李佳靜說,長期在這種作風薰陶下,國人對服飾的概念、潮流的意識就顯得很薄弱,即便是大眾偶像藝人如鄭惠玉的露背裝、范文芳的熱褲裝,都要引起非議,在報章上討論三天。其實這在歐美,甚至日本和香港都不過是小兒科,偏偏我們要大驚小怪。

連明星穿得稍微與眾不同都要被點名批評,普通人又怎敢「以身試法」、彰顯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6526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