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局勢的大發展,中國人在進行個人投資時已經漸漸拋掉了過去保守、局限的思維。面對中國股市震盪、房地產市場停滯、銀行存款回報不足的局面,中國投資者開始放眼國際領域尋求投資幫助。2011年,人均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元的中國人將2.8萬億的資產轉移至海外,約占中國2011年GDP的3%,國人投資外遷的形勢已不可逆轉,於是,學習外國人的投資手段成為當務之急。
新加坡,「亞洲四小龍」,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第四。由於新加坡同樣面臨老齡化問題,政府便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制定政策並鼓勵人民提早儲蓄和進行有利的投資,以便應付財務需求。那麼新加坡人主要都投資哪些項目呢?
一、公積金

經過四十多年演變,新加坡額度公積金制度已成一套綜合性的社會保障制度,包含退休養老、保健、住屋、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計劃。通過政府不斷調整,該制度已形成了具有時效調整能力、較高流動能力的個人基礎投資方式,對公民的保障程度是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
二、儲蓄戶口

儲蓄戶口是最簡單的投資方式。與大多數國家相同,新元可以做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但新加坡人也在新元之外利用美元、港幣等進行外幣儲備,比如新加坡人在香港一家名為「大公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的平台投資時,就會將新元換為港幣,以降低新元匯率波動的投資損失風險。
三、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是一種由眾多不確定的投資者將不同的出資份額彙集起來,交由專業投資機構進行操作,所得的收益/虧損由投資者按出資比例分享的投資工具。基金種類眾多,收益率參差不齊,但即便選擇困難,這種方式也還是新加坡人常用的增值性投資工具之一。
四、證券

證券主要包括股票和債務,新加坡的股票市場與其他國家大同小異,參與人數眾多但同樣虧多賺少;而債券方面,雖然新加坡政府在近幾年發行更多的政府債券,但個人投資者日益減少。
五、房地產

新加坡的房地產投資獲利中等,作為長期投資則風險目前較低,但變現能力低、技術性低、政府干預過多、擁屋率高等問題使得這種個人投資方式每況愈下。
六、藝術品投資

由於流動性充足,新加坡歷來重視藝術品投資,而由於新加坡本地的藝術品市場發展條件不充分,新加坡人通常依賴其他地區做投資藝術品。近期新加坡人比較推崇的是香港大公文交所的藝術品單位交易平台,通過對藝術品進行類似股票的申購、買賣報單等網絡交易,使投入的資金多倍增值。該投資平台同樣對中國大陸開放。
事實上,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人,都需要重視個人投資的多元化,在多方了解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才能找准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手段。
您的關注,是新加坡萬事通給大家及時分享有趣、有用的信息資訊以及正能量的最大動力!
文與圖轉載自微信公帳號:新加坡萬事通
更多獅城訊息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6369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