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新加坡還歡迎移民嗎?

剛剛過去的8月9日,是新加坡獨立50周年的紀念。

作為一個幾乎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的國家,新加坡在過去50年間實現了發展的奇蹟,成為了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最高的國家。

不過,近年來,新加坡GDP增速也有所下滑。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後,新加坡經濟增速告別兩位數增長。目前僅維持在2.9%。

作為新加坡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移民群體在50年中迅速擴大,在為新加坡經濟發展貢獻之餘,也見證了越來越多的與本地人的矛盾和衝突,甚至引發了新加坡對移民政策的變更。

隨著今年3月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離世,站在50歲關頭的新加坡如何續寫發展傳奇,尤其是如何平衡外來移民與本地族群間的矛盾,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渴求高素質人才

洪瀾的新加坡生活始自2000年,這一年,她在報上看到了新加坡招收華文老師的信息,正在上海一所高中任教的洪瀾動了心,「想要到外面去看看」的念頭揮之不去。

「那時網絡用的還是54K的貓,申請表格是委託朋友從新加坡教育部拿回上海,填好後再由朋友『人肉』送回到新加坡教育部的。」洪瀾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經過新加坡教育部的審核和面試,洪瀾拿著就業准證來到了新加坡。

就業准證是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外國的專業技術人才而發出的一種工作簽證。在該計劃下,申請者只要找到新加坡本地僱主,就可申請到就業准證,又分為EP、SP、WP不同類別,其中EP相對工資更高,申請永久居留權(PR)也更為容易。

新加坡在建國50年的時間裡不斷創造經濟奇蹟,並躍居發達經濟體,大量移民功不可沒。

新加坡大規模引入外國華人移民,主要基於兩個因素,一是新加坡本土華人出生率在20世紀80年代後大規模下降。1985年的華人出生率為1.5%,2006年更是降到了1.11%,遠不足以維持人口更替水平,而華人是新加坡的主體族群,出生率的下降也導致新加坡勞動力的迅速減少。

二是新加坡的人才立國戰略。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天然資源奇缺,因此一直鼓勵資本密集型的金融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此相配套的是確立人才立國戰略。

廈門華僑博物院副院長謝美華撰文稱,新加坡多年來一直奉行高素質人才的移民政策,既可解決因為低出生率而面臨的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也可以為資本密集型的金融和高科技產業提供足夠的高素質人才。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加坡不斷提出吸引優質勞動力的計劃。1977年推出國外人才居住計劃,1997年時任總理吳作棟明確宣布新加坡的外來人才政策,範圍包括技工、學者乃至企業負責人。

不斷湧入的華人

中國內地移民開始大規模進入新加坡,是在1990年中國與新加坡建交後。

因為要大力發展組屋,而新加坡自己培養的建築類技術人員數量不足,於是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和一些民營的設計公司、建築公司從1994年開始在中國大量招聘建築設計人員等。在上海從事設計工作的桓曉明,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於1994年來到新加坡。

組屋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類似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由政府投資修建,價格由政府統一規定,以低價出售或出租給中低收入階層。目前,超過80%的新加坡公民住進了組屋。

桓曉明當時受聘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並在工作滿兩年後獲得公司支持遞交了綠卡申請。在來到新加坡2年半後的1997年1月21日,桓曉明拿到了PR。洪瀾則是在工作4年後的2004年拿到PR。新加坡教育部給了永久合約後,洪瀾跳槽到了現在的中學,是新加坡的一所特選學校,「包含初中和高中,新加坡叫直通車學校。」

謝美華撰文稱,新加坡的移民政策非常有效,1970~1980年,新加坡接受的凈移民數僅2.4萬人,但在1980~2009年的30年間,新加坡接受的移民約為164萬人,占2009年新加坡人口總數的近33%。謝美華估計這其中約130萬是華人移民,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和中國。這些移民包括了高端專業人才、留學生、普通技術人才移民、投資移民等。

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往往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隨時調整。比如桓曉明用2年半拿到PR,洪瀾用4年。而在2006年,由於新加坡移民政策更為寬鬆,大量移民湧入新加坡,洪瀾說,很多專業人才甚至在工作合約未到期前就拿到了PR。「我們當時是大約要2個工作合約後才能拿到PR。」洪瀾說。

也就是從2006年起,洪瀾發覺中文的使用明顯多了起來,咖啡店、餐館的小妹也都是中國人。在馬路上等紅燈的時候,洪瀾都會覺得恍惚,因為滿耳鄉音,似乎身處中國。而2000年剛來新加坡的時候,外來移民還不是很多。

而在洪瀾來到新加坡的2000年,因為經濟形勢不太好,新加坡的很多企業都選擇不再和來自中國的就業者續約。

雖然已經擁有了永久居留權,但桓曉明並沒有資格購買一手的組屋。1999年,桓曉明從二手組屋市場上購買了一套兩室一廳,花費了12萬新幣(當時1新幣約合5元人民幣)。「按照規定,新加坡公民可以購買兩次一手組屋,也可以幾年後將組屋在二手市場上賣掉獲取增值收益。」而在獲得PR前,移民只能租房或者桓曉明購買的這套組屋,與同地段同規模的一手組屋相比,價格是翻倍的,但同樣會比同地段同規模的商品房便宜30%~50%。

更多獅城訊息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921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