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新加坡國境內的馬來西亞土地
新加坡圈房產專欄作者 彭威
新馬兩國的關係非常複雜,可以說是剪不斷,理還亂。
新加坡獨立幾十年來,國境內長期遺留著幾塊屬於馬來西亞的土地。
兩國為了這個歷史問題談判了19年,從李光耀時代談到了李顯龍時代,終於達成雙方都滿意的協議。
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演講大會上,李顯龍總理罕見的在華文演講里提到了新加坡這個華人國家在東南亞區域的內憂外患。
今天我們不談具體房產,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看看新馬兩國圍繞著土地問題怎麼博弈,曾經屬於馬來西亞的幾塊土地現在都有什麼發展。
所有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丹戎巴葛火車站(Tanjong Pagar Railway Station)
位於新加坡南部腹地的丹戎巴葛火車站以及沿線土地,屬於馬來西亞領地。馬來亞鐵道公司在火車站擁有一整套的海關和移民檢查系統。
這樣一來,新加坡這邊就出現了嚴重的海關漏洞。乘客在沒有離開新加坡的國境以前,就可以通過鐵路的檢查站進入馬來西亞。
看下面的鐵道路線圖,可以說是橫貫新加坡南北。
李光耀在八十年代和當時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首次提到了收回丹戎巴葛火車站。
他的回憶錄里是這樣寫得:
「過去,販毒分子從新山乘火車到新加坡,沿途把毒品扔出窗外拋給在指定地點等候的同謀。
因此,我在1989年就告訴過馬哈蒂爾,我們準備把關稅和移民辦事處從南部的丹戎巴葛火車站遷移到兀蘭長堤新加坡這一頭,在入境處檢查乘客。」
「幾個月後,雙方終於同意,丹戎巴葛,克蘭芝和兀蘭的三大塊主要地段將聯合發展,馬來西亞占60%,新加坡40%。協議要點在1990年11月27日簽署,就在我卸任前的一天。」
然而俗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國家之間簽好的協議也可以不算數。
「簽署協議三年後,達因寫信給我,說馬哈蒂爾認為有關協議不公平,因為它並未把武吉知馬一塊鐵道局地段包括在雙方共同發展的計劃內。」
1997年6月,馬來西亞正式寫信給新加坡政府,他們改變了主意,決定海關,移民及檢疫站不會搬到兀蘭,全部保留在丹戎巴葛火車站。
於是97-98年間,新馬兩國高層之間火藥味十足,針對火車站地址和海關問題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口水戰。問題就此擱置。
一直到了十幾年後的2010年,兩邊的領袖李顯龍和納吉都有意向加強合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新馬關係進入溫和期,很快達成了「土地互換」協議。
馬來西亞同意於2011年7月1日把火車站搬到兀蘭,同時歸還丹戎巴葛、克蘭芝、武吉知馬及兀蘭擁有的六塊土地。
丹戎巴葛火車站從此走入歷史。火車站本身作為歷史保留建築將重新發展。
那段時間本地新聞天天報道,很多懷舊的民眾自發拍照留戀,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
新加坡政府這邊談判了19年才談下來,可以說是志在必得,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作為交換,新加坡以位於黃金商業區價值同等的六幅地段補償給馬來西亞,包括了濱海南的四幅地段和梧槽路及奧菲亞路的兩幅地段。
補償的六幅黃金商業地段將推出新馬兩國合作的房產項目,60%產權屬於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40%產權屬於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公司。
到目前為止,這六幅地段已經開發了兩個地段,推出了位於武吉士(Bugis)商業區的Duo Residences和位於濱海灣金融中心的濱海盛景(Marina One)兩個商住綜合項目。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2014版Master Plan,這兩幅地段都是最貴的白色地皮。新加坡政府為了收回丹戎巴葛火車站,也是下了血本了。
下圖紅色圈出來的是Duo Residences所在地段,是附近商業區唯一的白色地皮。全部項目包括一座五星級酒店,高級公寓和辦公樓盤。
下圖紅色圈出來的是Marina One所在地段。位於濱海灣金融新區,面向無敵海景。
這個巨型項目包括了辦公樓盤,零售餐飲店區,高級公寓樓盤,以及一個面向公眾的生態公園。
2013年2月19日,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共同出席Marina One的設計揭幕典禮。
兩國總理把Marina One項目形容為『兩國的重要合作項目』以及『世界金融新區的標誌性建築』。這在新加坡的房產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除去這兩塊已經發展的土地,新馬共有的黃金商業土地還有四塊待開發。將來這些土地會有怎樣的發展,會不會再有波折,讓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