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沙,新加坡還有哪些新奇的建築?

John| 2015-09-06| 檢舉

除了金沙,新加坡還有哪些新奇的建築?

新加坡

singapore

建築可以展現一座城市的文化,說到新加坡大家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奢華壯觀的濱海灣金沙。「新加坡的歷史寫在建築上」,其實除了地標性的建築金沙,近幾年有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或工作室加入新加坡的建築設計與建造,漫步新加坡市區,你會看到更多看起來新奇的夢幻建築。

新加坡(花園城市)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為68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因此,新加坡一直被空間和人口規模問題所困擾。不過這個發達而勇於創新的國家卻很好的解決了這兩大難題,通過這些建築物,我們可以看見這個國家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金沙酒店(巍峨) 濱海灣金沙酒店位於新加坡綜合度假勝地和海濱地帶的絕佳地段,將整個新加坡盡收眼底。

金沙酒店帆船形樓頂(壯觀) 這一帆船形度假勝地由加拿大建築大師薩夫迪(Safdie)一手設計,於2013年竣工,總面積為16公頃(約16萬平方米),包括主體的57層酒店、展覽中心、賭場和1.3公頃(約1.3萬平方米)的空中花園、屋頂泳池和餐館、商店。

珍珠銀行(弧形) 外部輪廓顯示了在不同時期內的國家建築的風格與理念,具有濃厚的歷史感。珍珠銀行公寓於1976年落成,共有38層,是當時新加坡最高的住宅樓,今天已經成為城市的歷史地標。弧形外觀來源於熱帶氣旋的設計理念,可以避免下午的陽光直射。

首都塔(智能) 首都塔於2000年完工,是一座52層高樓,位於新加坡金融區,是「花園城市」新加坡第四大高層建築。摩天大樓內部設施非常智能化,遊戲技術和環境綜合樓宇管理系統,允許實時地圖顯示停車場圖片,樓內排氣扇可由傳感器激活,污水自動處理回收。

黃金大廈(大膽) 黃金大廈可以追溯到1974年,自那時起,建築師開始嘗試改變建築設計來降低城市密度。 基於野獸派設計的黃金坊在高密度空間內協調了包含商業、辦公、居住和娛樂空間。其中交錯的設計旨在遮蔭的同時加強通風。兩個垂直塔被稱為「書立」,旨在擴張通道。

亨德森波浪人行天橋(自然和諧) 亨德森波浪人行天橋是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橋。它於2008年完工,將山丘、公園和馬路連為一體。橋身長274米,寬8米,連接花柏山(Mount Faber)和直落布雅山(Telok Blangah Hill),橫跨10公里的綠色開放空間,是一座空中飛橋。

空中花園(環保) 在高層建築林立的新加坡,花園港灣是新加坡「城市花園」規劃的一部分,耗時4年、耗資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8億)。花園由從25至50米高度不同 的鋼架作為主體,可以採集陽光,收集雨水。它的建成進一步提升了新加坡作為太陽能發電的綠色城市的地位。

蓮花藝術科學博物館(宗教) 形似蓮花的博物館於2011年開業,由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築師薩夫迪(Moshe Safdie)執筆設計。十個「手指」從基地中間到天窗的設計可為展館提供充足的光線,蓮花苞的形狀便於雨水順流到底部的池塘形建築內。

積木形住宅區(堆積) 這幢戲劇性的堆棧積木被認為是新加坡最大、最野心勃勃的住宅項目,稱之為「交錯」,於2013年完成,擁有31塊公共用地,占地8公頃(約8萬平方米),由8個相互關聯的新加坡特色庭院組成,打造出優美的綠色生活環境。

南海灘 地區(綠色) 部分高層建築已經投入使用,剩下的將於2016年開放,位於新加坡南海灘地區環保新海灘路,處於城市中心地段。市中心的發展讓新加坡在修建新建築的同時改 造現有建築。這些樓層除了種植綠色植物和使用太陽能電池板,還重新定向了氣流冷卻空間。「混合空間」的設計遵循了全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趨勢。

濱海灣(植物蔥鬱) 新的濱海灣合成建築群預計於2017年全部完工,包括4個塔,2處寫字樓、2處住宅區,周圍還有65平方英尺(約6平方米)的綠色植物和水景。

雙子塔(組合) 南海灘附近的兩座塔樓由建築師Ole Scheeren設計,目前正在開發,將於2017年竣工。延續混合空間趨勢,雙子塔內部設計有住宅住宿區、辦公室、酒店及零售畫廊,塔樓地下有地鐵站,塔頂有大型綠化區。

樟宜機場(品質) 高質量領銜世界機場的走向。樟宜機場已經連續三年贏得年度SkyTrax全球機場獎項。機場設施包含花園、電影院和蝴蝶公園,新加坡試圖突出「空中旅行」 的理念。據悉,機場還計劃建設一座更加鬱鬱蔥蔥的花園,裡面有完善的健行步道和瀑布,一解遊客們候機的煩悶心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756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