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萬買咖啡店 卻不能專營肉骨茶

HKChann ...| 2017-04-03| 檢舉

取名為「團緣」的新店,位於金殿路第127座組屋底層的咖啡店。(吳偉國)

老闆魏松豪原本計劃把分店打造成本地最有特色的肉骨茶專賣店。(受訪者提供)

掌舵人魏松豪(左起)與妻子、女兒魏祖筠和兒子魏耀倫在歐南園亞華肉骨茶檔口合照。(吳偉國)

花475萬買下組屋咖啡店,準備開肉骨茶專賣店,豈料不獲准,只能當咖啡店經營,原本9月開張的「歐南園亞華肉骨茶」分號,只能在一個攤位賣肉骨茶。

老字號「歐南園亞華肉骨茶」老闆魏松豪(52歲)說,他7月時購買在金殿路第127座組屋底層的咖啡店,準備大展拳腳開肉骨茶分店,並交給兒子魏耀倫(25歲)和女兒魏祖筠(21歲)打理。

為了訓練兒女吃苦,他要兩人從零開始,不能用老招牌,新店取名為「團緣」,計劃9月15日開張。

不過,當他向建屋局申請將咖啡店轉型為專賣店時,卻遭當局拒絕。

魏松豪承認,購買咖啡店前沒向當局查詢,以為咖啡店更改用途,直到申請被拒,頓時晴天霹靂。

「這兩個月,我為這件事跑了三趟建屋局,希望他們網開一面,但每次結果都一樣。」

他說,原本充滿豪情壯志,計劃把分店打造成本地最有特色的肉骨茶專賣店,吸引外國遊客,讓它成為飲食「景點」。

他用了一年時間籌備,裝修費就花了約50萬元。

新店除了計劃安裝冷氣,兒女也特別報讀提高效率的課程,並砸下約20萬元製作手機應用程式,讓顧客出門前就能上網點菜,還提供「坐著排隊服務」。

服務方面,新店還會使用推車送餐,採用設計新穎的碗碟,價格也很大眾化。

如今當局不批准將咖啡店轉為專賣店,他只好請建築師重新設計平面圖,並只能在其中一攤賣肉骨茶。原咖啡店共有五攤。

「前業主就是因為咖啡店生意不好才出讓,我擔心若繼續以此形式經營,也會面對同樣情況,而轉型已花的金錢和精力都白費了,希望當局通融。」

兩次成功 這回碰壁

兩次買咖啡店,都成功轉為專賣店,這一回卻因新組屋管制嚴而碰壁。

魏松豪透露,1991年創業時,他買下歐南園組屋底層的咖啡店,過後順利申請轉型成專賣店。

後來,該處拆遷重建,2001年他買下岌巴路(Keppel Road)的咖啡店,過後也在那裡開成專賣店。

兩次成功的經歷,促使他這回買咖啡店時,沒顧慮太多。

他表示,金殿路咖啡店的地契原是30年期限,如今還剩27年,他相信是因較新組屋的咖啡店,管制比較嚴。

咖啡店原有5攤

魏松豪說,建屋局職員說,當局不予批准,是因擔心居民沒有更多食物選擇。

他說,買咖啡店後三次走訪建屋局都不得要領,當局都表示當地居民的需求是優先考量。

「當時建屋局職員跟我說,如果讓咖啡店變專賣店,附近組屋居民的食物選擇就少了。」

他說,之前咖啡店有五個攤位,包括售賣燒臘和雞飯、經濟菜飯、煮炒、咖喱角和點心。

不過,他過後跟當局解釋,指在方圓200米的附近,還有兩間咖啡店,居民的選擇其實也不少。

「但對方說,那一帶有不少老人家居住,也不好讓他們走太遠。」

居民食物選擇受限

200米外才有咖啡店,建屋局擔心該區居民食物選擇不多,因此拒絕肉骨茶專賣店的申請。

建屋局發言人受詢表示,建屋局的商業房地產是依據居民的需求而建,因此也將依據居民的需求,來作出要求轉型的評估。

關於金殿路第127座組屋的咖啡店,當局指那裡共有五個攤位為附近居民提供各種食物選擇。

不過,咖啡店在今年六月出售後,新業主遞交申請要將咖啡店轉型變成只售賣肉骨茶的餐館。

發言人指咖啡店附近並沒有其他食肆,最靠近的咖啡店則距離200米以外,因此若將咖啡店轉換成餐館,將會限制居民的食物選擇。

為了確保咖啡店能繼續符合居民需求,當局不批准將它轉型做餐館。

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告知業主這項決定和原因,業主也重新提交了一份經營肉骨茶檔的咖啡店修改方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499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