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冰激凌,但是你吃過冰激凌麵包麼?超贊!你可以選擇多達九種不同的口味:巧克力、草莓、薄荷巧克力片、藍莓、芒果甚至榴槤。一般夾在彩虹麵包或者威化餅乾中間。
-2- 肉脯
和我們在廈門、澳門吃到的豬肉脯差不多,叉燒片烤制過後,帶有甜鹹的味道。另外,也有雞肉和牛肉做的。休閒娛樂必備!
-3- 辣蝦米包
甜、咸、辣得蝦米肉鬆的味道非常沖,一般會用來炒菜吃,也可以加在餅乾、麵包里吃。吃完有種感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吧。
-4- 辣椒螃蟹
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由辣椒和番茄醬調製的醬汁,鮮紅香辣中帶著微甜的可口滋味,令人胃口大開,食指大動。
-5- 炒粿條
炒粿條是將扁平的米粉麵條與生抽及老抽、蝦醬(belachan)、羅望子汁、豆芽、韭黃、臘腸以及鳥蛤一起翻炒而成。
-6- 咖喱魚頭
這道菜源自新加坡的馬拉亞利社群,這群來自南印度喀拉拉邦的印族社群愛用辛辣的咖喱香料將紅鯛魚頭與各類蔬菜一起燉煮,最後再用酸酸的羅望子提味。
-7- 辣椒螃蟹配馬鈴薯皮
將螃蟹肉與甜辣醬一起混合炒制,最後放在烤的焦脆的馬鈴薯皮里,這道菜將中西餐結合到了一起。看起來就好贊啊有木有!
-8- 榴槤腸粉
和我們平時吃到的淋醬油版本的腸粉不同,這款是將貓山王榴槤塞包裹在腸粉皮中,最後在上面撒上花生碎和糖,冰冰的很好吃。貓山王小編以前介紹過,可是馬來西亞最棒的榴槤!這種搭配挺起來有些獵奇,但對於榴槤愛好者來說,絕對絕妙!
-9- 嘟嘟糕
新加坡的一種傳統小吃。這熱騰騰的糕點是用烤過的粘米粉和椰絲或花生粉製成的。
-10-香檳排骨 & 咖啡排骨
最初的版本是七喜排骨,用碳酸飲料來燒排骨,有一點焦糖味,而且皮酥肉嫩。後來,用香檳取代了裡面的料酒,就是現在這個版本。有些地方也會加入咖啡。
-11- 蝦醬雞
雞翅外裹上蝦醬、麵糊腌制一整晚,然後隔天再下油鍋炸,這樣的做法保證了雞肉多汁、入味。與啤酒是完美搭配。
-12- 咖椰球
正宗的咖椰是採用新鮮的椰漿和香蘭葉配以新鮮雞蛋和蔗糖精製而成,因此咖椰球的味道有些像香港的雞蛋仔。
-13- 本地 披薩
義大利的披薩到了新加坡被改造成了本地口味,配料中你能驚喜的發現有辣椒螃蟹、雞蛋、豆腐、蝦米皮等。
-14- 恐龍美祿
用美祿調製的冰飲。為什麼叫」恐龍」呢? 因為表面的冰塊上撒上一層巧克力粉, 看來很像恐龍的背脊,因此而得名!
-15- 珍 多
珍多的基本配料包括椰漿、綠色粉條以及香蘭汁和棕櫚糖。您可依照個人愛好,給珍多加上碎冰、紅豆、糯米、仙草和奶油玉米等其它配料。
-16-椰漿飯
這一經典美食可分為兩種類型,傳統的馬來式比較簡單,其中加入江魚仔(鯷魚)、堅果、炸魚、黃瓜,還可以加入一個雞蛋。而另一種則是中式做法,裡面的豐富配菜包括炸雞腿、雞肉香腸、魚餅、咖喱蔬菜以及午餐肉。
-17-福建炒蝦面
使用蒜、雞蛋、醬油、黃面、米粉、豆芽、蝦和魷魚等配料,用旺火爆炒後上桌。 這道鮮香濃郁的菜肴還需選用一種必不可少的湯頭,此湯頭通常以蝦頭、蛤肉和魚乾熬煮而成。
-18- 煎堆
煎堆香甜綿軟、外脆中空,當真無愧為一道美味的小吃。空心煎堆輕薄香酥,內填紅豆或蓮蓉的實心煎堆則香甜可口。馬來式煎堆叫做 「Kuih Bom」,製作方法相同,唯一的區別在於 Kuih Bom 常以糖漬椰蓉、綠豆或紅豆泥作餡。
-19- 客家釀豆腐
這道菜肴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較常見,又稱為「夾餡豆腐」。如今的釀豆腐餡料多種多樣,包括辣椒、羊角豆、豆腐、苦瓜、蘑菇、豆皮、茄子等。
-20- 紅豆冰
裝在小碗或者高玻璃杯中,先在底層放入果凍、紅豆、甜玉米、亞答籽(棕櫚籽),上面鋪著小山一樣的刨冰,最後再淋上色澤誘人的七彩糖漿和濃濃的煉乳。如今,為了滿足現代人口味,紅豆冰甚至還可加入什錦水果、蘆薈果凍,甚至是巧克力和榴槤果肉等其他新奇配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475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