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論壇】因食魚生粥食物中毒病例增多!嚴重者四肢切除!

Ming bi ...| 2015-08-24| 檢舉

上個月,有人在小販中心吃了配粥的魚生後,出現發燒和關節疼痛症狀後住院接受治療。由於類似病例有顯著增加的趨勢,而國家環境局的中期分析結果也發現,食用魚生和感染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有關聯,環境局在上個月建議食肆和攤販暫時停售松魚和生魚的魚生食品。

因進食魚生粥食物中毒四肢切除

新加坡一名50歲男技工懷疑因進食魚生粥食物中毒,性命一度垂危,入住加護病房超過10天後雖然撿回一命,但四肢因變黑壞死需要切除。醫生正調查確切病因,並初步在他的體內驗出3種細菌,其中一種是乙型鏈球菌。由於新加坡當局7月曾公布,吃魚生和感染乙型鏈球菌可能有關連,呼籲食肆暫時停售部分產品,預料這次事件會進一步打擊魚生銷量。

據報道,中毒的男子陳惠文是當地一家化學廠的技工,有一對正在讀中學的子女。他的妻子透露,陳惠文7月10日曾先後在牛車水和麥士威連吃魚生粥,晚餐則吃火鍋,3天後因為嚴重肚瀉緊急入院,之後病情急轉直下,需要插喉及洗腎,一度在鬼門關前徘徊。陳惠文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四肢因為血液不流通而壞死,上周五已切除兩邊手掌,腳板稍後亦需截肢。

最高峰:每星期20例患者

在有關當局下令停售後,受GBS感染病例從今年初開始的每星期平均20例,下降至過去三周的每星期平均三例,與病情爆發前的數據大致相同。

農糧局對松魚和生魚的供應鏈展開調查,結果顯示並沒有在魚的來源檢驗到與人體相同的GBS。

作為預防措施,環境局將維持原有的建議,指示食肆和攤販停售相關魚生食品。

衛生部、農糧獸醫局、環境局的調查仍在進行中。

應對中毒的妙招

1. 食物中毒後要馬上停止進食

食物中毒夏秋季多見,多在進食後數小時內集體暴發,且多以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可伴有發熱。吐瀉嚴重的,還可引發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一旦發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應立即停止進食2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

2. 催吐是食物中毒急救的有效措施

出現中毒症狀不要驚慌,中毒不久且無明顯嘔吐症狀者,可以喝濃食鹽水或生薑水催吐。如不奏效,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吐。

3. 可適當服食瀉藥促進排泄

如果中毒者進食受污染食物的時間已超過兩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儘快排出體外。導瀉後注意適當補充點淡鹽水,以防脫水。

4. 如情況仍未有明顯好轉要送院治療

經上述急救方法,中毒者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程度較重,應立即撥打 急救電話,或儘快將中毒者送到醫院進行洗胃、灌腸、導瀉等治療。

提醒:食物中毒發生後,應保留剩下的食物或中毒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等,以便相關人員採集化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409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