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是不是很多人被小編嚇到了?其實小編那麼說是因為8月14日馬上到了新加坡的「鬼節」,也就是中元節,阿彌陀佛。新加坡70%都是華人,所以萬聖節那種「鬼節」基本沒人信,也就是騙騙遊客來USS玩玩,大家都懂的。只有這傳說中的七月半,才是真正使人毛骨悚然的。中元節在新加坡流傳已久,英文名更是嚇尿小編,叫Hungry Ghost Festival(餓死鬼節)。那麼為什麼我們國內都不怎麼提到中元節,而中元節在東南亞華人聚集的地方,尤其是新加坡,那麼盛行呢?真的只是大家迷信嗎?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佛教強調孝道;道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通常每年8月,新加坡華人都將依循傳統拜祭亡魂,以表敬意。根據傳統道教說法,多數華人都相信「鬼門關」會在這個月份打開,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到人間遊蕩。
中元節來源
佛教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這也是紀念目蓮的日子,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目蓮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 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於七 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道教徒相信,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陰間打開鬼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人間為了免受鬼神的干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渡 」,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安撫那些無主孤魂。
新加坡人如何慶祝中元節?
想要感受新加坡最原汁原味的中元節氣氛,莫過於到中心地帶各大組屋區去,因為這期間信徒們都會成群結隊地,在組屋樓下或店面走廊燒香和供奉祭品,並心中默念祈求平安,還奉上水果(如蜜桔)、肉品(如烤乳豬)、一碗米飯,偶爾再加上專門為中元節特製的糕點等等。
中元節美食,很多都不是給人吃的...
華人信奉以歌舞形式祭奠亡魂,因此這時候,人們會在空曠處,見到各式各樣臨時搭起的帳篷,一到入夜時分,就以地方戲曲、現場勁歌熱舞等歌台表演來酬神祭鬼。演出多以神仙故事為題,並配以各種方言、當地弦琴吹號配樂、歌曲、舞蹈,甚至是鋼管舞者帶來的輕盈感官表演。
七月歌台可說是人人歡迎、來者不拒,只是別占坐「第一排」就好,因為那是為「特別貴賓」預留的席位。由於節日的廣泛性,主辦方還會擺放專門用來燒銀紙的火盆,據說燒掉的紙錢會在來生變成巨富。另外,無論是私人住宅或是組屋,門外擺個小神台都很常見。
七月歌台
為了安撫這些四處亂逛的鬼魂,也會舉辦各類拜祭活動,從幾千元的盛大流水席到五花八門的木偶戲、地方戲曲,甚至是邀請歌星上台現場演唱流行歌曲等,場面熱鬧非凡。這些活動分散於全島各地—如牛車水(Chinatown)、紅山(Redhill)和芽籠(Geylang)一帶。
中元節獨具風格的裝飾
農曆七月初一,不少民眾會焚燒冥紙。新加坡民房部隊提醒公眾祭拜時加倍小心,並可採取以下防火措施:
一、新加坡組屋居民可使用市鎮理事會提供的焚化爐或鐵桶焚燒冥紙,新加坡私宅住戶可使用焚化爐;
二、在焚燒冥紙前應該確保焚化爐或鐵桶放置在平穩的地面,並遠離易燃物體、電房或組屋單位;
三、祭拜後應確保燃燒祭品的火焰完全熄滅才離開;
四、避免將蠟燭和火柴等易燃物品丟在草地上。
民防部隊強調,防範火患,人人有責。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