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晚會爆紅女觀眾還是新加坡小名人喲

中新網2014年4月2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香奈兒晚禮服,愛馬仕手提包;淡妝濃抹散發美麗,舉手投足展現出優雅。一對打扮時尚,常在新加坡當地一些慈善晚宴和時裝發布會出現的「80後」姐妹花,頗吸引來賓目光。但你不會想到,這對來自中國的表姐妹張可可和李媛媛,並非明星模特或時尚公關。她們勇敢在當地創業,各自掌管著一家公司,經營的是與她們的時尚外表毫不相干的建築材料「硬」生意。

可可和媛媛(左)姐妹倆經常出席各種社交活動,既能拓展人脈,又可以展示自己的青春時尚風采。(新加坡《聯合早報》)

張可可:為訂單通宵奮戰贏得客戶信任

姐妹花中的姐姐叫張可可,今年31歲,生於中國河南,到新加坡已經9年了,目前是新加坡公民。可可成長在商人家庭,父親經營一家建築機械公司。本科讀旅遊管理專業的她,大學期間曾在旅行社當過導遊,但臨近畢業,可可還是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帶過幾次旅行團後,我覺得這不是我內心想要的生活。可能自己是個不甘平凡的人吧,總想去見更大的世面。」就這樣,可可萌發了出國留學的念頭。正好父親一個朋友的女兒在新加坡讀書,經她介紹,可可報讀了當地一所學院的MBA課程。

畢業後,可可到當地一家五金公司做銷售代表。因為父親生意的緣故,她對建材相關的知識有一定了解,再加上MBA課程的鍛鍊,讓她做起這份工作得心應手。積累了一定經驗後,有了自己創業的念頭。抱著「做生不如做熟」的想法,2009年,可可在父親資助下,註冊成立了方圓工業私人有限公司,從事五金貿易工作。

起初幾年公司運轉良好,然而到了2012年,隨著電子商務興起,傳統貿易行業漸漸衰落。嗅到危機的可可決定讓公司轉型。「做貿易前途黯淡,企業還是要有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才能生存。」可可發現,生產用於建築工地的料斗是一門好生意。於是,她帶著技術人員,到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購買圖紙,回到新加坡後,可可的公司在大士設廠,開始自行生產機械設備。

起初,可可公司的新產品遭到了業界質疑。「有人說,一個女孩子能做什麼建材生意?還有人說,你們的產品質量能過關嗎?」可可回憶道,「對於這些議論,我們只能用事實去證明了。」不久,機會果然來了,一位客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公司下了6份訂單,要求3天內做好。當時,工廠的生產線只鋪設了三分之一,工人也才雇來3個。但可可還是決定接下訂單,之後3天裡,她陪著工人們通宵奮戰,終於趕在期限前做完了訂單上的所有產品,並且全部通過了質量檢測。這下子,客戶對她刮目相看。談到當時的情況,可可說:「如果不接受訂單,就失去了機會;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更會失去信譽。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靠拼。」

這件事之後,可可的公司逐漸有了口碑。他們再接再厲,在原先模型的基礎上,又研發出20多種新產品,在當地有了穩定的市場占有率。現在公司共有30多名員工,原來在大士的廠房已經飽和,可可決定在馬來西亞伊斯干達設立新廠,並計劃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周邊國家。

從生產建築工地用的料斗開始,張可可(右一)的公司逐步發展,在本地有了穩定的市場占有率。(新加坡《聯合早報》)

李媛媛:說服集團在新設公司讓自己經營

姐妹花中的另一位名叫李媛媛,今年28歲,是張可可的表妹。和可可一樣,媛媛的父親也是商人,做鋁合金門窗的加工與安裝生意。與可可相似,媛媛自小也浸潤在商業氛圍濃厚的家庭環境中。

媛媛大學畢業後,應聘中國成都的一家著名酒店,成為一名銷售經理。雖然銷售工作業績出色,但媛媛仍對自己不滿意:「我和姐姐有點像,都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覺得年輕時應該出去闖一闖,尋找一個更大的舞台。」媛媛辭去了酒店工作來到新加坡,報讀和可可同一所學校的MBA課程。在商學院讀書期間,媛媛開始考慮創業問題。

受父親和姐姐影響,她想到了做建材生意。媛媛的父親有一名生意夥伴,在香港榮陽鋁業集團的高層任職,於是她生出一個念頭:若能利用這一人脈,說服該集團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讓自己經營,豈不是事半功倍?結果,對方拒絕了她的請求,理由是新加坡市場太小,沒有開設分部的必要。

媛媛並沒有氣餒,她查資料、做調研,認真地分析了東南亞市場後,寫了一本厚厚的商業計劃書說服香港榮陽鋁業集團,同意在新加坡設立一個小型的分支機構,並且交給她負責。「我的計劃書有兩點打動了他們。一個是通過紮實的數據分析,讓他們看到整個東南亞市場的巨大潛力;另外,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可以與本區域客戶面對面交流,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

2013年,榮陽鋁業(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媛媛開始招募員工,另一方面,她也開始尋找客戶。和可可一樣,贏得別人信任是最先要過的一關。「年輕女孩子做建材營銷,可能會給人花瓶的感覺,我必須掌握產品的各項技術細節,才能讓人真正信服。」媛媛不僅自己認真學習產品知識,在拜訪客戶時,還帶著兩名資深的技術人員同行,讓對方感覺到這是一家正規、嚴謹的公司。

開業沒多久,媛媛的公司就迎來了一次考驗。一個客戶從其他公司購買了一批鋁型材,因為銷售方無法上色,眼看就要耽誤工期,於是請求媛媛的公司幫忙。「這批貨是從我們的競爭對手那裡買的,現在卻要我們幫他上色。」媛媛說:「但從小爸爸就教育我,做生意要先做人,吃虧是福。因此我決定幫他這個忙。」事實證明,媛媛的公司幫客戶解燃眉之急,雖然付出了一定代價,卻贏得了對方的信任。

現在,媛媛還在為開拓市場奔忙著,她的生意範圍已經擴展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家,媛媛希望,自己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鋁型材供應商。

對新加坡的經商環境讚賞有加

可可和媛媛姐妹倆的事業都漸入佳境,談到與父輩創業時的對比,可可說:「我爸爸那一輩人是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但對於我們來說,光是勤勞已經不夠了,這個時代瞬息萬變,創業者要有智慧和眼光,還要有國際視野。」媛媛補充說:「我們很幸運,有父輩提供的平台,起點要高一些,因此,我們也理應做得更出色。我和姐姐都是典型的「80後」,身上有一股衝勁。經商就像學習一樣,活到老,學到老,要一直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想法,才能走在時代前沿。」

姐妹倆都對新加坡的營商環境讚賞有加,在她們看來,當地創業手續方便,相關法律健全,遊戲規則也十分透明。不僅如此,新加坡政府還通過各種政策,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可可的公司目前正在研發一種建築工地中使用的新型機械,若能成功,將能讓施工方節約大量勞動力。「那樣我就算是為社會做了大貢獻了。」可可笑著說。

能掙也能花 熱衷旅遊、歌舞和社交

可和媛媛兩姐妹也像其他「80後」女孩子一樣愛好廣泛。用可可的話來說,工作要百分百努力,玩也要玩得high。經常地,姐妹倆想起來某個旅遊目的地,就立即買機票,星期五出發,星期天返回,用時下的話形容,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然手機還要保持開通,以防萬一有事,員工聯繫不上我們。」媛媛笑道。除此之外,多才多藝的兩人還有各自的「副業」。可可擅長跳舞,而媛媛因為嗓音好,曾被唱片公司邀請去錄歌。

除了旅遊和歌舞,姐妹倆還熱衷於社交。無論是政府活動、工商界晚宴,還是著名品牌的發布會,都常能看到她倆的身影。因為打扮時尚,姐妹倆被fashion TV邀請拍攝過短片,媛媛還登上了《時尚芭莎》雜誌。媛媛說:「無論在任何場合,我都盡力讓自己顯得優雅自信。這些社交活動有助於我們拓展人脈,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展示形象的舞台。」可可則說:「很多人評價我們80後,說我們是能掙錢也能花錢的一代。我的觀點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創造價值、積累財富,既能貢獻社會,也會享受生活,這就是人生價值所在吧。」

李媛媛(右)說,年輕女孩子做建材生意,一定要熟練掌握產品的相關知識,否則會被人輕視。(新加坡《聯合早報》)

還有網友爆料,李媛媛美女還為MDIS拍過廣告喲

了解更多新加坡信息就關注小涯喲!^ ^

【天涯新加坡】

============= 更多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5113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