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baowen| 2019-08-14| 檢舉

南洋大學的成長史,也是南洋華人的奮鬥史!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有紅燈區。大家也知道,新加坡賣淫合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歷史上,新加坡竟然出現過妓女義賣!!!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很多人眼中妓女的形象。但是,幾十年前,新加坡妓女義賣的原因卻是讓海外華人子弟能夠上學接受教育!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廣告

歷史上唯一的海外華人大學

新加坡南洋大學,是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也曾是東南亞乃至海外唯一一所中文大學。但是,它存在的歷史非常短。可以說南洋大學的血淚史,也正是早期南洋華人的奮鬥史!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下南洋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一股出國風:下西洋、下東洋、下南洋……

有人奇怪,為啥沒北洋?北洋就是中國,清朝末年,袁世凱執政的政府就叫北洋政府。

很多民國的電視劇,都有這樣的情景:大戶人家的公子哥去西洋留學,回國後邂逅了一位傳統的中國女子,兩個人……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差點跑偏,民國時下西洋的(也就是現在的歐美國家),通常都是有錢人家的子弟。他們去西洋留學,接受新思想的教育。

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下東洋的(主要指的現在的日本),他們的家境雖不優越,但也還不錯,日本留學相對歐美便宜又簡單便捷,坐個船就到了。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部分學生很多都發展成為革命者或者革命支持者。比如,棄醫投文的魯迅~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南洋,是大家最不待見的,別說是有錢人家的孩子了,但凡是能在中國生存下去的,也不會輕易下南洋。

當時,南洋就是一片荒蕪之地,炎熱落後,前往南洋的大多是廣東、福建沿海的貧苦民眾。他們之所以下南洋,是因為被逼無奈,而他們在南洋也只是靠打魚、割橡膠、拉車等出賣苦力來討生活。

然而,就是這些沒錢、沒文化、坐著小船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南洋討生活的華人,建立起了中國在海外第一所中文大學。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圖源:視覺中國

傳統華人

下南洋的華人,他們沒有接受新思想的洗禮,之所以漂泊海外,只是生活所逼。在他們的骨子裡,保留的仍舊是中國傳統的思想:忠孝禮義廉。在他們的心裡,自己就是中國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漂泊南洋的華人們並沒有因為自己遠離祖國而高枕無憂。聽聞祖國的種種噩耗,他們傾盡所有,也要助上一臂之力,南洋華人紛紛捐錢捐物甚至組成志願隊回國參戰。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除了物質上的奉獻,在文化教育上,南洋的華人依舊淳樸。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子子孫孫都要是中國人。中國人當然要接受中國式的教育。

於是,他們在海外建立了以華文為主的小學、中學,孩子們在中學畢業後又會把他們送回中國去上大學。

雖然,南洋奮鬥的只是一些打工仔,但是可以讓子女做個讀書人卻是他們最大的盼頭,在過去,家族裡能出個秀才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呢!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然而,事實難料。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新加坡屬於英國的殖民地,而此時中英關係非常緊張,所以新加坡中學畢業的學生回中國讀書變得艱難。同時,因為這些孩子接受的是中文教育,去歐美上學也不可行。

老一輩下南洋的華人通常都是文盲,但他們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個讀書人。在這個進退兩難的時刻,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一所屬於自己的大學。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南洋大學的創立

南洋華人別的本事沒有,但就是能吃苦。是否建立一所屬於自己的大學,大家紛紛投票支持。

新加坡福建會館的主席是陳六使,他也是陳嘉庚的侄子。當時,他早已成為一位大名鼎鼎的橡膠大王,這位商業巨賈率先捐出500萬新用來建學校。500萬新在當時什麼概念?這麼說吧,一座豪華的圖書館只要50萬新,這筆錢足足可以建起10座圖書館。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陳六使先生

除此以外,福建會館還捐出最好的500畝地,相對小小的新加坡,能捐出這麼大的土地,簡直霸氣側漏。

聽說要建學校,整個南洋的華人都亢奮了,整個南洋啊,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

大家紛紛從各個角落趕來,上至富商巨賈,下至販夫走卒,都做出了巨大努力 。

廣告

在大家的印象中,妓女舞女仿佛永遠是受鄙夷的,亡國依舊唱著後庭花。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她們卻選擇了站出來!

新加坡百樂門的舞女妓女們身份低微,她們憑藉著賣笑來保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們吃的僅僅只是青春飯,誰不想靠著年輕給自己多積攢一些資本。把賣肉的錢捐出來,這聽起來仿佛是個笑話。

但是,在建學校這件事上,她們卻讓大家刮目相看!為了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她們選擇了義舞和義賣!為了千千萬萬的華人學生。她們陪酒、陪笑、陪身體,靠著自己的努力把賺來的錢捐給南洋大學理事會。

南洋大學的捐資者不僅有陳六使這樣的富商,更有無數的工人、市民、三輪車夫、妓女等各行業的草根階層。舞女義舞、妓女義賣、三輪車義拉,理髮師義剪、賽馬協會義賽……大家就這麼一元一角一分的,籌款愣是湊出2000萬元巨款。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一切的一切,只為讓傳統的中國文化能夠延續下去……

然而,中文學校並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但是,南洋華人們管不了這麼多,官方不認可我們也要建!1955年,南洋華人以南洋大學有限公司的形式建立起了自己在海外的中文大學。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南洋大學風雨飄搖

南洋華人大多沒有文化,大家辛苦建立起來的大學,一定要找一個聲譽卓著的人來當校長。聽說新加坡建起了華人大學正在找校長,遠在美國的林語堂毛遂自薦,表示他願意來!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熟悉,但到底乾了啥不太清楚。林語堂博學多才,中英文都是溜溜的,鼎鼎大名的《京華煙雲》就出自他手。對,就是趙薇主演的電視劇,劇中她扮演端莊大氣的姚木蘭。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林先生可謂德才兼備,又是福建人,校董會沒有多想就同意了。誰知林先生上任時卻帶來了女兒、女婿和侄子。在他的安排下,女婿當副校長,女兒當辦公室主任,侄子當財務部長。

好吧,既然人家有實力,就算讓家人跟著沾沾光,大家也就默默忍了。

然而,林先生並沒有知足,他向校董會提出了世界第一高工資。哎,南洋也是窮怕了,校董會想我們這麼個不毛之地,牛人願意來,工資高就高一點吧,只要能辦好學校就值!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誰知,林先生還不滿足,各種找茬兒。先說學校建的不好,跟國際一流的大學差太遠,要推掉重建。這這這,建大學的錢可是大家的血汗呀,好不容易蓋起來的新樓哪兒能說拆就拆。

被拒絕後,林先生又提出,要求校董會把運營資金交給自己管理!

這行為妥妥的是霸占呀!世界上私立大學多了,哈佛、劍橋……但還沒有一所大學的財務掌握在校長手裡。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林語堂

這筆錢是全部南洋華人的心血,是用來維持學校運營的,校董會絕對不能輕易交出給任何人!於是,大家拒絕了林語堂的無理要求……

林語堂也是,當著校長,罩著家人,還拿著世界第一高工作,這樣都不滿足,簡直太過分!就這一件事,就讓他晚節不保!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林語堂因為被拒絕竟然請律師起訴南洋大學董事會。他的律師馬紹爾先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深感南洋華人血汗錢來之不易,不忍起訴董事會,於是勸林語堂和解。

廣告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馬紹爾

在和談過程中,林語堂不斷指責陳六使 「背信棄義」。陳六使在南洋地區從事橡膠交易數十年,一言九鼎,豈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迫於無奈,雙方最終決裂,林語堂先生拿出一年的帳單,要求校方補償,帳單上密密麻麻記錄了出行、住宿、飲食各項開支,有零有整,合計30多萬。這筆錢多到可以建起一座教學樓!

校董會的錢是為了學校運營的,陳六使先生不忍心看著大家的血汗錢就這麼沒了,於是自掏腰包,支付了這筆巨款。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南洋大學命運多舛

終於,在英國殖民下的新加坡,第一批學生順利進入南洋大學了!

60年代,新加坡成立了自治政府,此時,新加坡只是自治,並沒有獨立。一直不被承認的南洋大學竟然越辦越好,並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廣告

然而,暴風雨說來就來,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拋棄,被迫獨立。沒有軍隊,沒有資源的新加坡風雨飄搖。

李光耀認為,新加坡一窮二白,想要站穩腳跟,唯一的出路就是吸引外資。要吸引外資,必須提高國民的英語水平,否則,拿什麼跟周圍國家競爭?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於是,新加坡全國倡導英語教育,抵制華語。一聲令下,新加坡華校倒了一大半。

不湊巧的是,此時中國正在爆發文化大革命。激情的荷爾蒙很快蔓延到了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學生們更是激進的不得了。恰恰,人民行動黨內部也在這時出現了問題,很多左派人士脫離人民行動黨成立了社會主義黨,而他們大多數都是南洋大學的師生。

內憂外患,李光耀只得採取鐵腕手段,對南洋大學進行封殺。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新加坡3000名警察進駐南洋大學進行了封鎖,政府不再承認南洋大學畢業生的文憑,同時關閉了新加坡的華人中學小學,南洋大學既失去了生源,畢業生又找不到出路,從此一蹶不振。

廣告

1980年,最後一屆畢業生畢業,堅持25年的南洋大學宣布關閉。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從南洋大學看新加坡

有人說,李光耀執政的新加坡太強勢,可是這個強勢的政府把一窮二白的新加坡建設成了世界耀眼的明星。

身為中國人,對南洋華人的凝聚力深感佩服,同時也遺憾大家拼盡全力建起來的大學就這樣倒下。

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對錯都只能交給時間去判斷。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新加坡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穩定的第一要素就是民族團結。在新加坡占據最大比例的華族一定要穩定,否則後果不敢想像……

雖然新加坡有75%的華人,但建國之時依然把馬來語設為國語,就是為了跟周圍國家搞好團結。建國之初,為了吸引外資,新加坡政府推崇英語教育,因此華語大學南洋大學受到壓迫。

廣告

然而,世事難料,中國崛起了!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為了跟中國搞好關係,新加坡又開始倡導中文。畢竟,中新兩國有很深的淵源……

有人說新加坡太勢力,隨風搖擺;有人說,新加坡很無奈,不得不靈活應變!

新加坡太小了,縱使經濟走在世界之巔,依然有很多無可奈何……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南洋大學後記

1981年,南洋理工大學拔地而起,這座既年輕又美麗同時還牛轟轟的大學就建在南洋大學的舊址上。

說它是南洋大學的今生,好像牽強了點,因為除了一塊地和略微相似的名字,這裡再也尋不見南洋大學當年的蹤跡……

那些年新加坡妓女集體義賣,只是為了讓華人孩子有學上

廣告

在舊址上重新建立的校門,只為南洋學子留一片追憶!

*本文參考《南洋大學校史》

*本文參考《曉說》第十二期:南洋大學血淚史

南洋大學,海外華人的驕傲!粉絲們,你們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21219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