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土地非常有限 目前全島土地面積 僅為720平方公里 可是人口已經 達到550萬人以上了 新加坡人口密度高達 7126人/平方公里! 位列全球第二 這麼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在 想辦法增加土地面積 比如說填海造陸 原來只有500多平方千米 現在硬生生地填到 700多平方千米

谷歌地圖記錄了
從 1984年到現在
新加坡國土面積變化
那種震撼大家感受一下

整個樟宜機場是被
填出來的~

不過用填海來增加土地面積
成本巨大,可以說是 笨方法
後來更流行的方法是
向上拔高和 向下延伸
橫向發展了之後
又來了一撥 垂直操作
樓,也是越建越高
住宅從早年20層
現在還出現了40層的

最近,新加坡十年
城市規劃藍圖出爐
更是宣布 向下內增高
新加坡「地下城市」
將要重磅登場!

不管是向上還是向下
都是已經正在發生的操作
如果我們眼光再放遠一點
向前看幾十年甚至百年呢?
還有什麼低成本的操作
可以增加新加坡的土地利用率?
科學家們打起了
海上,水道,公路
和舊房子的主意
最近亞洲新聞台的有個節目
探討了未來新加坡房屋
可能建造的地點
海上漂浮城市


漂浮在海上建築物
和城市生活不再是
科幻小說中才可能出現的場景
一家日本的建築科研公司
正在研發這項技術


漂浮城市項目
The Green Float
預計可以容納5萬人

建築物外表看起來有點像
濱海灣花園裡的天空樹
為什麼叫「城市」呢
因為這一棟建築裡面
將分為三個功能區
頂層是居住區是人們的家
中層是辦公室
底層是蔬菜農場


這不僅僅是個設想中的概念
科研公司已經著手開始研究材料
並且尋找適合的海域

科學家用VR技術為
漂浮城市選址
查看實地效果

專家預計不到十年時間裡
這將可能成為現實

用專家的話來說
「在我活著的時候一定能看到」
(專家您今年貴庚啊)
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
建造一個3平方千米的底座
和1千米高的塔樓

然後整個海上漂浮建築
的壽命為100年
嗯,建造10年使用100年
聽起來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我們去海邊玩
就可以看到這些酷炫的
漂浮城市了

水道上建樓房

新加坡有大量的
類似於小河的水道

專家覺得
這些水道只有在下大雨的時候
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其他時候完全就是
沒有被利用起來土地資源
emmm….聽這語氣
難道是要把水道給填起來
不,專家有更經濟的方案

修建橫跨水道的房子
這個方案已經非常成熟了

首先搭建一個框架
之後在放入在別處工廠
預製的加工組件
搭建「裝配型」的房屋

基於框架受力和穩固性等原因
房屋高度大約6層左右

在公路和鐵路上建房

在英國,早就有鐵路上
蓋房子的案例了
比如倫敦的embankment place
就是蓋在地面鐵路之上的建築


整個建築非常巨大
而且已經超過20年歷史了

在德國漢堡也有
高速陸上建綠地公園的規劃
基本上就是給公路加蓋
人在上面種植綠化

在新加坡我們也可以
採用相似的理念
新加坡的公路也占了很大的面積
專家的建議是
可以在公路上搭建
類似於橋樑的支撐基底
然後在「橋」上蓋房子


看起來挺美好的
不過,椰子感覺會有點吵。。。
在老建築上加建

有人說加蓋,
這不就是違章建築麼
其實理念是差不多的
在德國漢堡一個2017年
新建成的地標就是這麼乾的

在河邊的60年代
磚結構老倉庫上
加建了酷炫的現代建築
整個大樓現在是音樂廳
成為河邊靚麗的風景線

出於成本考慮
在合格的老房子上加建
而不是推倒重建
倒不失為一種
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好方法

英國倫敦有很多
私人住宅正在這麼干
把別處預製的房屋組件
加蓋在原有的屋頂上

現場的工期最快
只需要一天
一點也不耽誤現有住戶
的生活和工作

這個方法預計
能給倫敦這種老城市
增加18萬戶新家

新加坡也有很多老房子
不過新加坡的老房子
往往有歷史文化和造型的限制
也許沒辦法像倫敦那樣
輕易地加蓋
不過這也不失為
未來的一種探討方向
(視頻來源:CNA Insider)

椰友們,你們覺得
未來新加坡會先採用哪種
擴容方法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206014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