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愛分享| 2019-05-01| 檢舉

35歲的常大哥來自江蘇徐州的一個小村莊,在新加坡做建築工。他說,他是跟叔叔一起過來的,家裡附近幾個村莊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他們一起幹活也一起住,沒覺得有什麼不好。「跟在國內打工區別不大,就是管的稍微嚴一點。」

客工在他鄉。

漂在新加坡的人如果按照人數算的話,最多的不是留學生、不是寫字樓裡的白領,而是客工。

按照新加坡的政策, 他們並不能長久的留在新加坡,甚至不可以在這裡懷孕生子。他們只是新加坡的過客,做一些純勞力或者帶有一點技術性的體力勞動, 掙著辛苦錢寄回給家鄉的親人。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那些叫客工的人

19世紀英國殖民新加坡招收了大量中國來的勞工,那時起他們就有了一個名字「客工」。

35歲的常大哥來自江蘇徐州的一個小村莊, 在新加坡做建築工。他說,他是跟叔叔一起過來的, 家裡附近幾個村莊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他們一起幹活也一起住,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跟在國內打工區別不大,就是管的稍微嚴一點。但是賺的更多,除了來回要坐飛機多花點錢,工資能攢一大部分」,常大哥這麼說。 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來賺錢的,最敏感的是匯率。「當然要看,錢存在一起,過5的時候就趕緊匯回去。」

說起在家裡帶孩子的父母和在國內打工的妻子,常大哥幾個人 並沒有覺得聚少離多是多大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賺錢養家最重要。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我比我們村那幾個大學生賺的多,前年家裡花了20萬(人民幣)蓋了一棟樓,現在出了新政策已經不讓蓋那麼寬的房子了。」跟常大哥一起幹活的20歲出頭小陳有點得意的說,現在農村戶口吃香了,先把房子蓋起來再說。

留下來太難

並不是所有來新加坡務工的中國人都像上文的常大哥那麼目標單純,只是掙錢。 動念頭留在這裡的人,也不在少數。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據統計, 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人有46萬之多,多數人拿的是申請門檻最低的工作簽證(Work Permit, WP)。拿WP在新加坡工作的人,大多數最初是通過仲介介紹來新加坡的,他們不能自由轉換僱主、沒有權利申請永久居留權的工作準證(Work Permit, WP)。

作為技術工的另外一部分人,薪資較高,有機會申請到S准證(S Pass)、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EP)。這兩種工作簽證,可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有希望就會有想法。來自東北的董宏升,今年32歲,國內專科畢業就來了新加坡,如今有快10年了。他十分後悔在剛來新加坡的時候沒有隨波逐流申請PR(新加坡永久居民),「我那時候認識的人少,自己只知道埋頭幹活。老覺得剛來每兩年就申請肯定通不過, 現在政策收緊了,我已經申請了5次了,還是被拒了」。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他已經不抱希望, 打算再試最後一次,不行就回國。「我工資達不到6000新元,結婚3年了,都還不能申請老婆過來。」他也想過讓妻子也過來做工,這樣就能跟公司申請夫妻房,也算團聚了,然而妻子並不願意放棄國內穩定的工作,來這邊打工。

客工二代的生活

並不是所有的客工公司都會提供住宿,也有些人是自己住不慣」臭味熏天「的集體宿舍, 自己出來找房子住。這樣的人,大多數比較年輕,對生活有些小要求。

」這裡賺錢是比較多一點,但是 吃住都實在是不能適應「,小興剛剛來新加坡半年,由於是高級技術工人,所以工資比較高一點,在住宿選擇上也比較隨意。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他一開始跟爸爸老方一起 住在4人一間宿舍裡,」為了省錢,大家都在房間裡自己煮,房東也不管,他們把三室一廳的房子隔成5間,住了快20個人就是為了賺房租的。屋裡根本沒人打掃,髒的要命,蟑螂白天都出來跑。我實在受不了,就搬出來了。「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招合租的中文小廣告)

實際上,這樣的租住方式在新加坡是違法的。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規定, 四房式(三間臥室)的組屋租住房客不可以超過6個人。但為了省錢,匯更多的錢回國,大量客工租住在所謂的」豬仔屋「,這種超標的宿舍,一般都是在靠近工業區的組屋裡, 這裡住的客工資大多在1500-1800新元,有些人還需要交一部分給仲介。

現在小興和女朋友合租了一間有空調的組屋,他也試過叫爸爸也搬出來,但是沒成功。

在新加坡的中國「客工」:這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

」他也快回去了,我也不勸了,他的WP准證的年限今年年底就要到了。回家和我媽一起在縣裡開個小店,肯定比在這裡強,我家新買的社區房,一人一間房都住不完。「

雖然說這家鄉住的吃的比新加坡都好,小興還是打算在這裡拼搏幾年。公司給的他SP准證,各項福利也不錯,算是有職業前景。更重要的是,他的女朋友也在新加坡。

他鄉終究不是故鄉

有人興致勃勃計畫將來, 也有人黯然離開。

萬事通後臺也常常會有一些關於PR一再申請不過,沮喪的留言。「我在新加坡已經工作生活了近10年,朋友都在這裡,也熟悉了這裡的生活方式,然而老大不小總歸要有個窩,要有個固定的身份,要結婚生子。 今天,又接到了拒絕的郵件。我想是時候回去了。」

也有一些人是主動選擇離開的。「始終不習慣這裡的節奏,還是回我們那個慢悠悠的小城吧!」「父母年紀大啦,孩子也大了,錢也掙得差不多了,回去和朋友們一起創業拼一把!」

無論如何,日子終究要繼續,無論在哪裡,我們都有自己想要拼搏的方向,想要過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20558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