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一名伊斯蘭教士因發表冒犯性言論,周一被控上新加坡法庭。
他在認罪後,被判罰款4000新元(1萬2668令吉)。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來自印度的納拉莫哈默(Nalla Mohamed Abdul Jameel,47歲)被控在不同宗教和族群之間挑動仇恨情緒,
一旦罪成,可被判坐牢長達3年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一名公眾上月24日在名為「重新當穆斯林」(A Muslim Convert Once More)的面子書頁面,
上載納拉莫哈默於今年1月到2月期間,
在詹美清真寺(Jamae Mosque)主持禱告的視頻,
指這名伊斯蘭教導師以阿拉伯語念出「神幫我們對付基督徒和猶太人」等冒犯性句子。

納拉莫哈默早前已主動向來自不同宗教團體的宗教領袖道歉。
他對其言論所造成的不便和引發的緊張局面深感自責,
並澄清他所念出的"神幫我們對付基督徒和猶太人"禱告句子,
並非取自《可蘭經》,而是源自他印度家鄉的一個老阿拉伯文文本。

納拉莫哈默周日也在佛教和錫克教領袖陪同下,
親自拜訪猶太教堂,
並再次為自己的冒犯性言論道歉。

猶太教堂的拉比摩迪凱代表猶太社群接受了他的道歉,
同時強調在新加坡多元社會,
必須持續保有和諧共處意識。

島國史上最暗的一天
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
這個日期來自新加坡歷史上的一次種族衝突事件。
1964年7月21日,回教徒(穆斯林)舉 辦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紀念日大遊行, 引發了一起種族衝突事件。
當時被毆打的路人和旁觀者傷亡慘重。政府下令當天晚上九點半到第二天清晨六點實行戒嚴。
由於局面不穩,戒嚴持續到8月 2日,每天只有短時間解除戒嚴,讓居 民外出活動。共有23人在這起騷亂中死 亡,454人受傷,華人受害者和馬來人一 樣多。
當年9月2日,暴動再次發生,並持續了3天,有13人喪命,109人受傷。
當時的新加坡尚未獨立,是馬來亞、新加坡、沙巴、沙勞越組成的聯邦的一 員。
那次種族衝突暴露了種族矛盾已經 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李光耀資政在回 憶錄寫道:那次種族大衝突,間接導致 了新加坡的獨立。
40多年來未曾再發生種族事件
每到種族和諧日(7月21日) ,政府舉辦很多活動促進種族了解。
比如,馬來人教華人如 何做各種糕點;
學校的印度孩子教同學們如何把6米長的紗麗(印度族的傳統服裝)纏成美麗的衣服;
馬來武術silat和中華武術的對練表演;
還有印度族,華族和馬來族的鼓樂演奏等等 。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出席種族和諧日活動時曾說,新加坡過去40年不曾發生 種族暴動或其他種族事件,這並非自然 產生。
「反過來,我們必須了解,種族 和諧是我們辛苦創造出來的。」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是:不掩藏種族沖 突的歷史真相,反而把一個著名的導致 新加坡被分裂出去的種族事件的發生日 作為全國性的紀念日,讓大家牢記歷史 教訓,從而珍惜今日的種族和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