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反覆發燒一周,在新加坡看3個醫生說沒事,當晚病情惡化,死前在說「爸爸,很痛……」

夜神月| 2018-01-23| 檢舉

6歲男童反覆發燒一周,在新加坡看3個醫生說沒事,當晚病情惡化,死前在說「爸爸,很痛……」

 

 

6歲大馬男童發燒一周,半夜睡到一半大喊「我的頭很痛」,緊急入院後,被診斷患腦膜炎,隔天被宣布腦死,父母兩天後忍痛拔管。

(新加坡16日訊) 他因感染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引發腦膜炎,反覆發燒一周,儘管看了3個醫生,病情都沒有起色。

《聯合晚報》報導,男童吳祥恩,是家中老大,有兩個弟弟,今年5歲和3歲。

男童的母親郭秀萍(35歲,會計人員),不久前看到因誤診男童的川崎氏病症為病毒感染,擁有23年行醫經驗的兒科女醫生被吊牌3個月的新聞報道,有感而發,向記者道出自己的經歷。

她說,兒子病危時才入院,當時確診患腦膜炎,但為時已晚,錯過搶救時間,於去年3月6日在竹腳婦幼醫院過世。

雖然事隔一年多,但她想起兒子過世的情況,仍傳來抽心的痛。

她透露,當時上網查資料時,曾懷疑兒子反覆發燒,是和腦膜炎有關。兒子看了3個醫生後,都被診斷只是普通發燒,讓她暫時放下心中大石。

不料,兒子看了第3個醫生後,當晚病情惡化,甚至在睡夢中大喊。

「他不停嘔吐、頻喊口渴,也很嗜睡,半夜睡到一半還大喊『我的頭很痛』,好像要我們救他。我看他身體發紫,立刻叫丈夫送他入院。」

經醫院醫生診斷,兒子證實感染肺炎球菌,而引發腦膜炎。醫生注射抗生素,兒子幾個小時後昏迷。

還未打肺炎球菌疫苗

「我還記得,兒子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爸爸,很痛……』!」

提及愛兒痛苦[呻·吟],郭秀萍這時也難掩悲痛,數度哽咽落淚。

兩夫妻焦急的守在兒子旁,希望他夠醒來。無奈的是,兒子終究敵不過病魔,入院隔天腦死、需插管協助呼吸。她和丈夫兩天後決定拔管。

她透露,兒子是在馬來西亞出生,到新加坡前也沒打過肺炎球菌疫苗。她原定好日期帶兒子打疫苗,不料還未來得及,兒子就被病魔侵襲。

如今,她希望能以自身經歷,警惕其他父母。

「孩子生病時,父母需要注意他們的情況,必要時送院。」

小死者貼心外向

男童生前貼心外向,母親腿抽筋時,會幫忙按摩,也特別愛上學,從不賴床。

郭秀萍說,大兒子乖巧懂事,在她懷孕期間,幫她按摩雙腿。

「我懷第3胎時,雙腿時常抽筋,他就學我丈夫幫我按摩腿,一邊按摩,一邊問我『舒服嗎?好了嗎?他那是才4歲』」

她也形容兒子非常外向,最喜歡上學。

「他一聽到要去學校,馬上就起身,不會賴床。周末不用去上學,他還會問『媽咪為什麼今天沒有去學校?我要去。』我從沒看過這麼喜歡去學校的小孩子。」

她說,她很想念大兒子,兩個小兒子至今也不太清楚哥哥已經過世。

「我跟他們說,哥哥去天堂當天使了,二兒子反問,哥哥為什麼過了這麼久,都還沒回來?我只能告訴他,哥哥不會再回來了。」

腦膜炎不易診斷出

腦膜炎初期症狀不易發現,但病情可在24小時之內迅速惡化,受訪醫生建議家長給幼童打疫苗,和及早認出症狀。

康生兒科醫療中心(加東)兒科醫生王毅燕解釋,腦膜炎是包圍腦部和脊髓的膜受感染,病因主要是受細菌或病菌感染,在一些情況,真菌感染也會造成腦膜炎。

她指出,細菌造成的腦膜炎較為嚴重、死亡率高。

她說,患上腦膜炎的嬰兒和幼童,可出現發燒、不停哭鬧、胃口變差、不愛活動,或是額頭凸起的症狀。至於年紀較大的孩童,則會出現發燒、嘔吐、胃口變差、疲憊、頭痛、頸項僵硬等症狀。

她也指出,每5名生還病患中,就有一人會受到永久性的嚴重後遺症,包括腦性麻痹、肢體協調出現問題、學習障礙、失去聽覺或視覺等。

腦膜炎一般是透過唾液和飛沫傳染,並發率在未滿兩歲的幼童和年長者較高,原因是幼童免疫系統不夠強。

由於腦膜炎的死亡率高,王毅燕醫生建議,預防和及早檢測是防止孩童患病的關鍵,包括為幼童打疫苗,能夠及早認出症狀也相對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8085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