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走不出就業寒冬?遭殃的還是外籍人士!

去年,新加坡的工作人士經歷了就業寒冬,很多小夥伴都叫苦不迭。終於今年經濟好轉,大家都在等待寒冬回暖時,卻聽到了更讓人倍感「冷風刺骨」的消息!

新加坡首三季的就業人數減少(不包括外籍女傭),總就業人數減少2萬人,不過本地就業人數卻增加大約9000人,今年新加坡就業或許負增長。

這一席話的信息量著實的的大,快一起看看,到底是誰走不出這個就業寒冬了?

今年就業率可能負增長

人力部部長林瑞生在工商聯合總會的生產力獎頒獎晚宴上表示今年新加坡也不會取得就業的增長,而且可能負增長。

其實,很多人覺得就業環境今年有所回暖了,但是聽到前三季度減少2萬的總就業人數後,就對林瑞生部長說的話不感到震驚了。

從年度的趨勢上看,去年的失業率確實是上升的狀態!

再看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2017年前兩個季度的失業率保持在2.2%,第三個季度是2.1%,和去年相比確實沒有明顯的提升。

總體就業人數減少,但是本地人就業增加!

林瑞生部長還說:「今年的本地就業人數料將快速增長,比去年增加的1萬1200人還要多。」

一會增加,一會減少?這到底咋回事......一起看看居民的失業率你就明白了。

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總失業率數據包括本地人和居民兩項指數在內,但是單看居民的失業率,數據是很高的。之前林瑞生部長也提到總就業人數減少了2萬,但是本地人的就業增加了。

截止到第三個季度,本地人的就業率已經增加了約9000人,預計到了年底會增加更多,超過去年。

林瑞生部長表示:「總就業人數和本地就業人數是兩個不一樣的指標,隨著整體經濟減低對人力的依賴,總就業人數增長放緩或停滯並不一定代表我國處『無就業增長』狀態,只要本地就業人數有所增長即可。」

人力精益化

再看最後一個數據,新加坡今年第三季總體生產力增長達到5.5%,是七個季度以來表現最好的數據。

林部長表示今年或將取得高達3%的生產力增長。他指出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整體經濟近年來也逐漸「人力精益化」。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新加坡需要持續取得生產力增長,這樣來每個崗位的工作素質和吸引力才會增加,這些崗位就能吸引更多的新加坡人,本地人的就業人數就會繼續增加。

舉例來說,製造業生產力提升後,企業就能去除從事生產線勞動工作的外勞,與此同時,本地員工受訓從事操作自動化數碼系統。這樣,本地人的薪水就提升了,工作選擇也變多了,職位素養也更高端。

外勞占比多的職業,無外乎製造業、建築業、餐飲、酒店、行政、零售等等行業,新加坡會在這些職業領域繼續推動創新,增加生產力。

大家讀懂這些數據中的信息了嗎?面對著本地人就業環境的回春,居民(外勞)就業率持續的寒冬,大家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7316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