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中國人......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一個做著巨大貢獻的群體。這數字不明的人群在新加坡以形形色色的身份、各種各樣的職業而存在著......
在新加坡,我們住的房子、腳下的路可能是中國客工建的!拿著SP的中國媽媽們不能辦理家屬准證,只能和留在老家的孩子一年才相見一次、16歲獨自留學的孩子,蒙住被子哭泣想家...
這些人背井離鄉,卻因身份、境遇不同而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卻面對著相同的窘境:融不進去的新加坡,「回不去」的中國!
這句話,你同意嗎?我們離融進去還有多遠?
喧鬧繁華的新加坡有世界先進的教育體系、連通全球的商機,白日喧囂未盡,黑夜鼎沸而來......
有多少中國人、新移民生活在新加坡,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很多人是短暫的停留,但是一些人希望融入這裡、長久地留下,卻不知道移民坡島的前路茫茫,交織著許多的辛酸和無奈。
當然,生活在哪裡都不容易,就算在中國的大城市也會有同樣的悵然若失。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國人面對著忽高忽低的門檻,就是若即若離的異鄉人。
你有穩定的工作嗎?你有資源和基礎嗎?你有堅實的社保嗎?
如果你沒有,你為什麼堅持著?為了當時的信誓旦旦、現在的面子;為了殘存的希望,所剩無幾的理想;還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
一起看看大家怎麼說...你感同身受嗎?
范兒: 感覺沒有中國好!中國我四點半、五點下班,菜市場的黃瓜頂花帶刺,應季水果一盆盆的買回家吃;在新加坡黃瓜總是被磨得光光,一串一盒貴得夠國內買10斤了。中國美容、美發時常去,人光鮮亮麗;在新加坡我從來不敢去,一貴、二技術差,剪髮不給洗頭。
Guo Hong: 還是覺得新加坡好!生活簡單、平靜、安逸,天熱不過國內的一些地方,皮膚一點不幹燥;一年一季衣服,天天可以穿不一樣的,也花不了多少錢;想吃什麼到處都有賣,方便;掙的新幣性價比高,月月有餘。
bo wen:肯定沒有國內好啊!哪都沒有家好,不是嗎?
楊光:跟中國比,還是新加坡物價便宜。中國平均工資和新加坡都一樣,別兌換,然後再看物價,新加坡便宜的太多。
出國工作留學簽證:討厭新加坡的人和事,滿臉的傲慢與偏見;國內迎接的處處是笑臉。人肯定在自己地方最舒服、最幸福。
二當家:不是生活所逼,誰願意顛沛流離!在這邊休息就是一整天一整天的睡覺,在國內肯定約個三五好友,喝個痛快!
蔣竹冰:在新加坡生活了8年,離開了7年了,現在也忍不住每年回去安靜的呆半個月,就為了那裡的吃的喝的。
「回不去」的中國?
祖國,有著廣闊的胸襟,960萬平方公里養育著近14億人口,難道還沒有你一個海歸的立足之地嗎?無論什麼時候回家,祖國都是歡迎的。但是,我們真的「回的去」嗎?
回家了之後,你有沒有感覺 「家變了,你也變了?」
這一次,我們不說環境、安全、資源、市場這些龐大而複雜的話題,只說一則網友分享的小故事,足矣。
他回中國後的某一天燒開水喝,發現太燙,轉身上廚房打開水龍頭就往杯里兌了點自來水……喝下去覺得不對。
別急著吐槽說新加坡的水可以直飲,但是沒人直接喝。回到中國,你確實要面對不少 「你裝什麼裝?真矯情!」,諸如此類的質問襲來時,你如何作答?
這些遭遇,讓你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我覺得我自己可洋氣了,大家有點土鱉。」
「小夥伴們都在討論新的店,熟練的使用著團購、叫車軟體,但是我插不進去話題,也用不慣那些軟體,感覺自己像鄉下人。」
「永遠洗不幹凈的白球鞋。」
「被嘲笑的口音,中文、英文都被嘲笑!!!」
「過馬路的時候差點被車撞死,我認真的對待紅綠燈,但是司機們辜負了我。」
「去銀行、郵局、公共衛生間的,總會站在離櫃檯一米以外的地方。後來的人以為你不是來辦事的,早早就擠到了你前面,你只好繼續再次排隊。糗大了!」
「踩到別人的腳會說 Sorry(Singlish的搜里)。」
留下?回去?如何選擇......
中國好友們的朋友圈越來越看不懂,怎麼那麼多同學做起了微商?怎麼那麼多朋友二胎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他們的生活過的很美滿幸福,可是為什麼覺得家越來越遠了?
可是新加坡再好,丟的錢包,多數時候可以找回;安哥摔倒,一群人圍上去攙扶;在這裡吃得好、喝得好、活得好...
那為什麼還是流連那片壯美的河山......這,簡直讓人矛盾的想哭!
留下還是回去?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當你覺得自己處在一個留不下也回不去的窘境時,不妨看看這一席話:
王子廉:對於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來說,新加坡是個奮鬥的地方,不是享樂的地方。這是我們付出辛勞和汗水的地方,我們不管成功與否,大多數的同胞還是會回到祖國去!就像那些去非洲的、去歐洲的、去北美的,甚至戰火紛飛的中東的,都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賺取人生財富,苦也好,累也罷,遭人白眼我們也一笑置之。
好男兒志在四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枉人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