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她嗎?一口流利旁遮普語,令她網上爆紅,原來這還算不了什麼,22歲的她,還有更厲害的在後面……快看 !!

在多元種族與文化的社會,國人一般能掌握3至4種語言為平常之事,但要找尋能說一口流利的旁遮普語(Punjabi),又通曉其他8種語言的華裔,非林水晶莫屬。

馬來西亞錫克聯合會(United Singh)國際人道救援亞太區主任禮西望星(Rishiwant Singh),日前在臉書上傳1分鐘35秒的對話視頻,讓22歲的林水晶在網上爆紅。

當時的林水晶在手機店以流利的旁遮普語回應禮西望星種種的問題,而這個對話過程被他歡喜地拍攝下來,並上傳至社交媒體,頓時引起人們,尤其是錫克人熱議,紛紛讚嘆她的旁遮普語說得極好!

林水晶(右)喜歡到處旅行和結交朋友,這是她當時參與活動時與法國人合照。

來自蕉賴的林水晶對此表示,她沒想到這個視頻的點擊率有25萬人次,而影片下方的網民留言,有的是鼓勵人心的話語,有的是負面誤導回應,對於後者,有人還質疑她是混血兒或是被領養的孩子才能掌握9種語言,但實情是其父母都是華人,且其語言皆是自學而成的。

「對於網民的負面回應,我初時會留言給予糾正,後來也就看開了。」

她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她自小對語言這門科目深感興趣,在就讀瑪魯里花園中學(SK Taman Maluri)時期,是其學習多種語言的黃金時期。

「我自小與親友使用粵語、英語溝通,循人華小時期才開始學習華語、馬來語,13歲學習日語,14歲學習法語,16歲學習印度語和西班牙語,18歲學習旁普遮語。」

中學時期的她會善用課堂與下課空檔時間,閱讀不同的語言字典和參考書來認識生字,而她也不僅花費時間,也花費購買了50至60本的語言字典來輔助學習,奠定她現在掌握多種語言的基礎。

在多種語言中,她最有把握的語言依序是華語、粵語、英語、馬來語、日語、旁普遮語、印度語、西班牙語及法語。

「華語是我述說心事的舒服語言,旁遮普語是我和同伴開玩笑的使用語言,日語則是我未來想要繼續深入掌握的語言,更是我未來職業的方向。」

在她16歲時,就立下成為日語翻譯員的志願,而這始於其家庭的日本宗教信仰,其觀賞日本系列電影如《一升的眼淚》的觸動,以及其對日本禮貌與乾淨的社會風氣與文化的嚮往。

對於語言的學習過程,她坦言這是不刻意學習,也沒有特地尋師學習語言,一切的過程都是自然而為的,就如學習旁遮普語,也是始於在社交媒體認識精通旁普遮語的紐西蘭人,自此在興趣的驅使下,開啟她對旁遮普語的學習旅程。

「在學習旁遮普語時,我會翻閱相關資料和練習口音,然後結交國內外的錫克朋友,在他們面前嘗試說旁遮普語,有說不好之處,他們會回饋與指點,漸漸地我就掌握這門語言。」

學習語言有3訣竅

關於林水晶學習語言的訣竅,她認為有3個,首先是人們需要對該語言有學習的興趣與熱忱,其二是閱讀相關語言與文化的資料,並反覆練習發音,第三則是不害羞,不恥下問地請教他人。

「我很喜歡結交新朋友,也經常和網民交流,他們都是我學習語言的老師,使我越說越流利。」

有關淡米爾語和旁遮普語的差別,她比喻這猶如馬來語與印度尼西亞語、華語與方言的差別。

詢及各個語言的特色,她覺得法語的學習最具挑戰性,尤其是發音部分;西班牙語的語調就十分優美。

她也曾對希臘語感興趣,但苦於本地沒有希臘朋友,短時間內又沒有到訪希臘的打算,只好等待因緣具足之際再重新學習希臘語,而對於近來熱門的韓語,她認為韓國文化與她有段距離,所以沒有學習韓語的打算。

「吸引我學習語言的動力,除了是語言本身的魅力,還有該語言的風土民情。」

欲朝向翻譯和旅遊業發展

對於自己掌握多種語言的好處,她覺得語言不僅能增廣見聞,還能深入了解各國文化,人民對人事物的不同看法,而另一個好處是觀賞電影時,不需要字幕管道,就可直接從台詞發音感受戲劇的感情。

目前就讀YPC國際學院商業管理學士課程的她,明年4月即將畢業,而她有意願朝往翻譯和旅遊行業進行發展,相信秉著她擁有多種語言的優勢,職業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文章來源:星洲日報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7079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