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新加坡李顯龍的接班人?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多次公開表示已做好未來幾年交棒的準備。新加坡民眾因此在猜測究竟誰會是下一任總理。《南華早報》分析指出呼聲最高的人選包括陳振聲、王瑞傑和王乙康。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上周一(10月30日)在新加坡外籍記者協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的午餐會上表示他有義務為接班做好準備。 

他的講話被路透社報道為他「如果被徵召將準備成為下一任總理」。新加坡政府立刻駁斥有關報道,並譴責路透社「捏造」頭條。

路透社隔天把頭條改成「新加坡部長說如果被徵召,他和他的同僚全都準備成為下一任總理」。

陳振聲。(照片:Justin Ong)

《南華早報》報道此事引起的騷動已經平息。但是,它突出了新加坡人民和觀察家對於誰會接棒成為下任總理是多麼地好奇;而新加坡政府對於在做出最後決定前,讓繼承問題保持開放又是多麼地緊張。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法學教授陳慶文指出在新加坡的政治體系中,「赤裸裸的政治野心」是不被喜歡的,任何一名部長若給人他正在爭奪這一職位的印象,將會被選民厭惡。

新加坡人的傳統觀念認為,為了國家的穩定和保持外國投資者的信心,必須儘早宣布繼任者,交接過程也必須是平穩的。

政治學研究員莊嘉穎表示,因此「缺少一名被指定的繼承人似乎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尤其陌生」。

現任總理李顯龍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長子,他在出任總理前,擔任了14年的副總理。他的前任吳作棟也是當了五年副總理,才在1990年從李光耀手中接過總理的棒子。李顯龍和吳作棟都是很早就被指定的總理人選。

《南華早報》分析稱,目前的情況卻是一個鮮明的對比,所謂的第四代領導團隊當中還沒有人是副總理。現任兩名副總理只比李顯龍年輕兩到五歲。

其中一位是60歲的尚達曼,他很受新加坡人歡迎,但是因為其年齡和種族,不太可能出任總理。

立場與官方相當一致的《海峽時報》上星期指出,在總理人選的「領跑者」是陳振聲、財政部長王瑞傑和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

看似「落選」的是48歲的陳川仁,他已經退出內閣成為國會議長。至於49歲的教育部長(學校)兼交通部第二部長黃志明,似乎攀不上最高峰。

陳振聲在新加坡外籍記者協會的講話,並非他受到矚目的唯一原因。他曾任陸軍總長,目前是執政的人民行動黨黨督,也是職總秘書長以及人民協會副主席。

在外務方面,他在李顯龍總理9月訪問北京前出訪重慶、南京和貴陽,也顯示了總理對這名年輕部長的信任。

王瑞傑。(照片:Justin Ong)

56歲的王瑞傑除了是財政部長,也領導高層委員會,包括一個負責重組國家經濟的未來經濟委員會。他去年因中風而暫停了在仕途上的急速躍升,但如今已重返前線。他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因為他證明了自己在管理經濟方面的能力。

王乙康。(照片:Justin Ong)

47歲的王乙康與陳振聲和王瑞傑一樣,在2011年的大選中成為行動黨候選人,但卻在選舉中失利。他後來在2015年勝選,就立即被委任為教育部長。

政治學研究員莊嘉穎認為眼下有過多的關注在誰會最終出線,而不是未來的整個領導團隊。

他說:「即使組成團隊,個人也容易受到各種人類的弱點所影響,特別是持有權力所需面對的壓力和誘惑。」

不過,新加坡管理大學的陳慶文表示第四代領導團隊正嘗試打造一個「集體心態」,對於共同分擔責任總是說法謹慎。

與此同時,由於在繼承問題上缺乏足夠信息,新加坡的政治觀察家別無選擇,只能等待下一個里程碑——即看是哪名部長升任副總理。

李顯龍曾說他會在明年某個時候,可能是3月的預算案辯論之後,進行大規模的內閣重組。他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纜電視台CNBC的專訪中則說,第四代領導團隊很可能會「及時」對他們的新領導人選達成共識。

但他說:「這絕對不會是太久以後的事,因為時間已經不多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7025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