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新加坡以美味的美食聞名於世,然而在精美的飲食背後,新加坡卻面臨著嚴重的食物浪費問題。環保專家呼籲,超市應該首先做出行動,應對食物浪費問題。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8月23日刊文指出,在過去十年里,新加坡的食物浪費總量增加了40%,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數據,僅在2016年,新加坡就有驚人的79.1萬噸的食物浪費。而超市就是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全球最大的食物浪費源之一。據估計,全球超過40%的食物浪費都發生在生產和零售上。而超市作為食品供應鏈中最有影響力的角色,在浪費文化上起著重要作用。
所幸,新加坡已經認識到並著手改變這一糟糕的趨勢。新加坡連鎖超市NTUC FairPrice在2015-2016年期間就節省了25萬公斤的食物;「新加坡食物銀行」(Food Bank Singapore)每個月向超過200家慈善機構分發剩餘食物,滿足了近10萬人的需求;慈善機構「Food from Heart」作為連鎖超市NTUC FairPrice的合作夥伴,收集未售出的罐頭食品捐贈給慈善機構和福利院。
然而,文章指出,超市方面可以做的還有很多。在新加坡,食品安全顧慮和超市需要承擔食品安全的責任對於剩餘食品的重新分配就成了難題,導致超市和企業都不敢捐贈水果和蔬菜等新鮮的農產品,而這類食品就占到了食物浪費總數的60%。全球範圍內,有20%的食物在到達超市之前就因為外表原因被拒絕。這些食物就包括那些稍微彎曲的胡蘿蔔、太大的草莓,或者太黃的黃瓜。這類食物在田間腐爛,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還產生22億噸的溫室氣體,直接導致氣候變化。但新加坡人其實並不需要那些包裝十分精美的食物,據2016年的調查顯示,75%的新加坡人可以接受那些長相醜陋但美味且營養的食物。目前,連鎖超市NTUC FairPrice已經開始降價銷售那些有瑕疵或瘀傷的食物,並將他們重新包裝成切片的水果或蔬菜,以此來吸引消費者,同時使公司從中獲利。
對於新加坡的超市來說,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還需要更大的改變。通過福利機構重新分發食物,應該不僅僅局限於店內的剩餘食物,還應該擴展到整個食物鏈上。而且消費者的觀念也需要改變,消費者應該認識到瑕疵食品也是安全且營養的。除此之外,配套的基礎設施也是為賣掉這些食品創造新機會的關鍵。目前,網上超市在新加坡很受歡迎,這些虛擬超市也應該將他們的領域拓展到剩餘食物上來。這些剩餘食物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與其他食物一起出售,就像傳統購買一樣,再分配給慈善機構或者消費者手中。
文章呼籲,英國公司特易購(Tesco)就可以成為新加坡超市的範例,2013年,特易購成為英國第一家在其供應鏈上發布食物浪費報告的超市,它利用這些數據促成合作夥伴關係來重新分配其剩餘食物。(實習編譯:王九力 審稿:譚利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