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從2016年的6月說起......
話說去年6月我去東京旅行,嘚瑟的發了個朋友圈之後廖總便找到了我:
我當時其實是懵圈的,出去玩回來還要寫遊記,讓我想起了我灰暗的小學時光。所以我一開始是拒絕的,想到廖神如此和藹可親,應該是跟我開玩笑,5分鐘之後我便忘了這回事。
後來事情的發展超乎了我的想像,連小組裡可愛的超姐也問我要日本遊記,我感到事情不太妙,超姐的話還是要聽的,但我實在不喜歡寫作文。趁著廖組長18大壽那天,趕緊給廖神送上了大禮:
我感覺廖總應該還算滿意,遊記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這期間我還去了泰國和新加坡,但廖神並沒有放棄我這個落後青年,每去一個地方,廖神都問我要遊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昨天我們小組的另一位成員:亮亮的掃把星,用一篇印度遊記感動了我。我覺得不寫不行了,不能辜負廖總和超姐的信任。文筆不好大家湊合看,我想到啥就寫啥(鑒於剛從新加坡回來,就先寫新加坡的,泰國和日本的,廖神你再繼續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還能有小組成員讓我感動)
新加坡遊記正文
有朋友跟我說:新加坡雖小,但好吃的好玩的一點都不少。也有朋友跟我說:新加坡很沒意思,沒什麼可玩的。每個人看待事物的出發點不同,但我始終相信:沒有完美的旅途,只有完美的心情。帶著好奇的心態去探索一個你從來沒體驗過的文化就夠了。趁著春節放假,我組織了這次全家旅行。去看看新加坡在我眼裡究竟是什麼樣。
新加坡的歷史:
出發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歷史
與眾不同的地理位置、被移民、殖民的歷史造就了今天的新加坡。
新加坡總面積僅有710平方公里,是馬來西亞半島南部的一個小島嶼。現代歷史起源於1819年英國人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將其建設成大英帝國的重要港口。新加坡曾在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馬來西亞覺得當時的新加坡太low,把它逐出了聯邦。1965年新加坡正式成立國家,在第一任總理李光耀的領導下發展到今天。
新加坡是一個種族融合的國家,四分之三是華人,還有馬來人,印度人和西方人。在192X年時中國饑荒嚴重,大量華人下南洋,逃荒到新加坡,形成了華人群體。英國人殖民新加坡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印度勞工和士兵,他們是早期的印度群體。
四個種族的群體在英國人統治時被分配到4個不同的城市區域。華人被分配到牛車水,形成了今天的唐人街;印度人生活在今天的小印度;馬來人穆斯林群體居住在
甘榜格南;西方人生活在荷蘭村。
政府為了融合不同種族的人,學校教學以及升學考試統一使用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只作為學校的選修課,考多少分都沒關係。造成了現在的新加坡華人中文說的並不是特別好,英語的口音被阿三一混也挺重,他們稱之為Singlish。
4個不同的種族,4種不同的母語,最要命的是4個不同的宗教信仰,一起生活的同一片狹小的國土,一起發展這個國家。
新加坡航空&樟宜機場&Pan Pacific酒店:
新航公務艙體驗極好,座椅能完全躺平,吃到飽再睡一覺,5個多小時的行程一下子就過去了,而且往返都提前了半小時降落。
樟宜機場儘可能的把綠色植物與建築融合到了一起,這種理念也在新加坡很多新的建築中得到了體現。
很多建築都在樓頂(金沙酒店)或者樓層中間(見下圖)建造了花園。熱帶氣候很適宜種植大片綠色,感覺怎麼種都能長得很大。
3個航站樓之間的shuttle
過年期間價格奇貴,金沙酒店的從平時的2千多漲到了5千+,而且竟然還被訂!光!了!果斷選擇了另一家booking評分9+,性價比奇高,而且還能看到濱海灣全景的酒店:
新加坡很乾凈!大街上整潔程度跟日本差不多。但濕度很大,一出門就能感覺到潮濕的熱氣,給人一種很悶的感覺。每年只有兩個季節:旱季和雨季。目前是雨季,氣溫還算能夠接受,而旱季的新加坡據說會非常炎熱。
新加坡景點一覽:
很多說新加坡不好玩的人估計是因為這裡的景點就那麼多,而且全是人造的。新加坡的旅遊產業可以說完全是從無到有,看人工建築。這裡就大致列出一些:
來福士酒店
被譽為新加坡殖民史的縮影,是6星級酒店,於1887年12月1日正式 開業。萊佛士酒店擁有當時新加坡首個公共走廊,酒店的Long Bar 也是極富傳奇色彩的新加坡司令雞尾酒出產地。
濱海灣&魚尾獅
整個濱海灣其實很小,圍繞著它是CBD以及酒店群,魚尾獅也在這裡,這隻一直在吐的獅子是新加坡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象徵。
牛車水: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這裡不僅是吃貨們的天堂,還匯了著名的宗教地標建築。
(對,就是沒圖片)
聖淘沙:
聖淘沙(Sentosa)是有個全方位玩樂休閒的度假勝地。
聖淘沙名勝世界是一座熱帶式超大型度假中心,擁有6家風格迥異的 酒店,購物街、賭場、環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 Singapore)也坐落於此。名勝世界分為兩層,地面層有環球影城、海洋館、多家餐廳;地下層則有賭場、多個奢侈品店。
濱海灣金沙酒店與金沙空中花園
新加坡最大的酒店,外型是由三座55層高的塔樓托著的「空中花 園」,三座塔樓呈26°角傾斜。酒店底層擁有大型購物商場、米其林 餐廳和超級賭場,頂樓還有個無邊游泳池。
金沙酒店的住客可以使用酒店頂樓的無邊泳池來裝B,不住在酒店的遊客可以買票上去,但只能在(下圖)紅色範圍內移動:
其實也能看到泳池
插播一朵花,長得很喜慶,過節不用掛鞭炮了:
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的新地標,曾贏得了2012年世界最佳建築獎(Winner of World Building of the Year 2012),由溫室(花穹和雲霧林)、18 棵超級樹、文化遺產花園、植物世界、蜻蜓湖和翠鳥湖等組成。
吃在新加坡:
終於說到正題了:
由於有大量的華人,加之華人的故鄉多為廣東、福建等會做飯的省份,新加坡的中餐一直很受大家歡迎。這裡我只說3家飯店:
珍寶海鮮樓
辣椒螃蟹是新加坡人最引以為傲的美食。新加坡人甚至有一個對辣椒螃蟹和黑 胡椒螃蟹的暱稱:絕代雙「椒」。
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醬汁以辣椒和番 茄醬為主,香辣中帶著微甜,滋味可口,紅色鮮香的醬汁也讓人胃 口大開,還帶有香蒜與米醋的香味,最後再加入勾芡與蛋花,搭配 炸饅頭,蘸上濃香醬汁,回味無窮。
我們小組裡有位上海老司機名叫孫超,告訴我珍寶海鮮樓在上海還有3家分店。廖總以後泡妞可以去吃。
了凡油雞面&飯
這家店原先是牛車水大廈食閣裡面的一個小攤販,後來去年被米其林給了一顆星,就火了。有個老闆投資了這個小販,在牛車水大廈旁邊新開了一家,號稱史上最便宜一星餐廳。
油雞飯的味道雖然對不起一顆星但肯定是對得起它的價格的。
蕉葉阿波羅餐廳
最後要重點說一下這家神奇的餐廳
之前在很多美食節目以及攻略上都提到了這家餐廳,在小印度,做咖喱魚頭很有名。餐廳的菜單上說他們做的是印度南部和北部的菜,跨度可謂相當大。
我在巴黎工作的時候離我家不遠有一家印度餐廳,裡面做的咖喱雞、羊肉吃起來特別香甜,澆到米飯上簡直是絕配。後來在開羅的一家酒店裡吃到了至今吃過最好吃的印度咖喱,味道也是香甜,捎帶辣味。所以我一直對印度的咖喱印象很好。
但這家的咖喱魚頭,驚為天物!!!只有辣味,而且沒辣到點子上,魚肉也特別腥。實在無法想像這家店會被很多人推薦。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的咖喱到底是香甜微辣還是重辣?亦或是印度咖喱也分地域?這家店引發了我對印度菜的強烈好奇,有時間一定要研究一下。希望小組裡能有小夥伴可以解答我的疑惑。
總結:
新加坡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有著殖民侵略、屠殺的悲傷歷史;有著不同種族的移民背井離鄉在外艱苦謀生的印記;有著半個世紀經濟騰飛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成就。
最後放一張財神爺,祝小組成員們今年發大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