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新任女特首林鄭月娥就職以來,一舉一動皆受到關注。8月2日,她開啟了以特首身份的首次海外之旅,目的地是獅城新加坡和另一個東協國家泰國。此行,林鄭月娥為何把首訪目的地選在新加坡和泰國?備受外界關注。
1、東協對中國香港的重要性
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談及本次出訪的考慮,林鄭月娥表示,這是因為中國香港與東協的關係非常密切,新加坡和泰國,是東協的重要成員國,也是中國香港在東協各國中第一和第二大貿易夥伴。現在東協是中國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過去幾年為了加強在經貿投資方面的關係,雙方正進行自由貿易協議的商討,並已大致完成,希望在2017年底前正式公布和簽署協議。
而新加坡作為中國香港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雙方可以透過優勢互補,藉助合作的跳板共同通往巨大的東協市場。
港媒的分析稱,林鄭月娥將首次海外之行安排到了東協國家充分表明了東協對中國香港的重要性。
2、為了實現對中國香港的願景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會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右)
無疑,新加坡一直被視為中國香港經濟發展借鑑的國家,兩地更經常被外界作各種比較。但新加坡政府在經濟事務上扮演的角色,比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更為積極。
林鄭月娥出訪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向新加坡學習主動、積極、有為的做事方式,認為港府除了提供服務、監管市場外,也應該有新的角色,可以成為「促成者」,如新加坡政府主動吸引及拉攏大企業等,促成一些有利於中國香港發展的事、項目、投資等。
8月3號,她在會見傳媒時表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對中國香港的願景,包括了解新加坡的用地發展;為在中國香港建立一個與時並進、培訓公務員的學院;及推動政府部門和機構將創新科技用在公共服務之中。
中國香港與新加坡面臨的挑戰也很相似。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如何在社會發展的同時,妥當處理和應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面對青年問題,政府可以如何協助解決年輕人向上流動?林鄭月娥認為,兩地政府和公務員在處理這些問題上都應該多多交流合作。
3、「不甘心中國香港經濟落後於新加坡」
林鄭月娥在新加坡
「我現在是香港特首,那就更要展示決心,處理那些壓縮我們經濟增長的問題。」林鄭月娥這次外訪行程,是相隔九年後,再有中國香港特首訪問新加坡。在她去年提到「不甘心香港經濟落後於新加坡」的同時,也表明了香港要重拾信心。
東亞經濟正開啟新篇章,地區合作更顯得重要。林鄭月娥選擇了新加坡作為首站外訪地,充分說明了她對新加坡的重視。而中國香港與新加坡乃至於與東協國家的合作,可以如何達致「一加一大於二」的經濟效益,大家仍拭目以待。
東博社綜合整理於鳳凰網、北京青年報、香港文匯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