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樓的客廳可通向一個景觀露台,頂棚上的一個開孔與泳池的形狀交相輝映。
[摘要]這幢全新的半獨立式住宅將室內外的生活空間及壯麗的景致發揮到了極致。
半獨立式住宅也被稱為複式住宅,它們通常兩兩對稱。不過近年來,這些結構的性質正在逐漸被改變,因為業主們迫切地希望能對房屋進行整改,以更好地迎合現代的生活方式。
原先矗立在這一地塊上的半獨立式住宅被徹底地拆除,為全新的現代住宅騰出空間,新舊住宅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對立設計。
Wallflower Architecture + Design的建築師Robin Tan表示,業主們希望設計能夠儘可能地將可用空間與地理高度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幢大型的家庭式住宅,並配備一個屋頂露台,以汲取到房屋後方那曼妙的風光。
這幢全新的家庭住宅取代了原先建於20世紀70年代的一幢半獨立式住宅。建築師RobinTan將一種多層次的外牆引入到了設計之中,為房屋二樓提供了垂直式的木格柵、水平固定式的鋁合金百葉窗、充滿現代感的飄窗大扇玻璃移門。
「房屋的建築表現形式同時也必須符合當地嚴苛的建築條例。」Tan解釋道,「條例規定建築必須採用兩層樓的形式,不過我們在其中加了一個閣樓層。所以住宅其實共有三層樓面。為了遵循這些條例,屋頂必須將上層樓面的一部分遮擋起來,因此從街面上望去,它看起來還是兩層樓的結構。」
建築師稱,房屋包含了兩大鮮明的形式,僅有一個房間寬的高瘦建築,裡面包含了主臥、書房和閣樓客廳區域,後部一個更為寬敞的建築體,裡面設置著兒童房。外立面材質的選用及處理方式也對建築形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由於這裡屬於熱帶氣候,因此房屋的外牆採用多層次的玻璃移門和玻璃窗戶,透明玻璃飄窗零星地夾雜在了一片手動式垂直實木格柵之間。」Tan指出,「這裡還採用了橫向的鋁製遮陽板和垂直的百葉窗。格柵和百葉窗令業主們得以方便地控制日曬、通風以及室外景色。」
內襯著柚木的超大懸臂式頂棚從房屋的前部以及後部的露台上延伸出去。前部的頂棚起到了門廊的作用,並指明了房屋的入口處,頂棚上的一個長方形開孔與下方倒影泳池的形狀遙相呼應。
「頂棚徑直伸展到了房屋的邊側,這為設計增添了一種強烈的水平線條以及更為震撼人心的玄關。」Tan表示,「開孔意味著我們在保證自然採光的同時,必須將頂棚做得儘可能大。」
「我們令房屋與界牆分開,以營造出這一縫隙,自然採光便可通過這扇長方形的天窗進入到房屋的中央。」建築師解釋道,「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半獨立式住宅的底部只能從三個面來汲取自然光。加入天窗並打開中央樓板,自然光便得以傾瀉到樓梯井處。」
室內整體所採用的2.8米高的天花板令客廳更顯輕盈明亮。底樓客廳的設計同樣也模仿了玻璃亭閣的外觀,與室外直接相連。石灰岩之間夾雜著一些陰影縫隙,這一設計令踏板彼此仿佛微微地分離開來,其營造出的一種懸浮感令這個樓梯井頓時倍顯輕盈。
樓梯徑直通向建築的三樓,這是房屋的閣樓層。這裡包含著住宅的第三個客廳,它開放式面向一個大型的屋頂露台,可用於舉辦各式宴請活動。這一樓面上的建築材料包括石灰華,這一材料也被塗抹在了一面連通室內外的長牆上。懸臂式頂棚的下側被柚木包覆起來。
Tan將低矮的台階設置在了一塊黑色花崗岩石板之上,其形式與上方的天窗遙相呼應。
石灰華大理石也是房屋的一大特色之一,房屋前部的牆面和屋頂露台上都運用到了這一建築材料。它在此處所搭建起的一面外牆好似穿透了玻璃,伸入到了客廳之內,為室內外添加了一個天衣無縫的銜接元素。
閣樓層配有獨立的客廳和屋頂露台,業主們熱衷於在此進行休閒宴請活動。建築師表示,除了樓下那間設備齊全的廚房之外,這一樓面上還設有一間小型的旗艦式廚房,以及一間書房和浴室。家人們同時也可在二樓中央的一個客廳區內休憩放鬆。
建築師:Robin Tan, Wallflower Architecture + Design (新加坡)
廚房設計師:BI & L Collections Pte Ltd
結構工程師:GCE Consulting Engineers
建造商:Entron Construction
屋頂:Bond Building Products
門窗:Classic Aluminium Pte Ltd
地板:Rice Fields Pte Ltd
照明:Sunlight Luminaire
百葉窗:Moods Furnishings
操作長台面及防濺板:愷薩石
浴室瓷磚:Rice Fields
浴室設備:Wan Tai & Co
撰文 Colleen Hawkes
攝影 Marc Tey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907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