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胖妹子好好的銀行工作不幹偏要當小販,結果胖了自己鼓了錢袋

新加坡一妹子本來是一家銀行的職員。

由於嫁了馬來夫,竟放棄了銀行的工作,由於本身屬於吃貨級別,但由於回族飲食的習慣的限制,她居然花六年研發出清真蝦面,併到大巴窯熟食中心開檔,生意火紅。

蝦麵攤老闆娘鄒佩伶(34歲)與丈夫阿斯里(37歲)今年6月9日在大巴窯一巷第127座熟食中心開檔,售賣清真蝦面。她和丈夫8年前共結連理後,轉為回教徒,飲食習慣也改變。

「小時候阿嬤常煮蝦面給我吃,承載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不過,由於蝦麵湯底由豬骨熬成,也含豬油渣,我結婚後就不能再吃。」

結婚不到兩年,為了滿足味蕾,鄒佩伶開始努力研發清真蝦面。

「我以前曾向母親學煮蝦面,後來一直討論能用什麼材料取代豬骨,也可熬出可口的湯底,最後多次嘗試下有了結果,發現可改用雞骨、蝦殼、蝦頭、蝦米和鯷魚等。」

鄒佩伶表示,她一年前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售賣清真蝦面,試探市場,反應不錯,所以決定開檔。

「網上銷售反應不錯,受到很多顧客的鼓勵,才追求自己的夢想。不過開店時還是遇到挑戰,網上賣蝦面的分量少,只需小鍋,如今卻要用100公升容量的大鍋,起初較難拿捏。」

皇天不負有心人,兩夫妻努力經營下,檔口開張不到兩個月,目前每天已能售出300多碗清真蝦面,生意火紅。

「顧客滿意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大的鼓勵,再辛苦也值得!」

每月本錢逾千元

花九小時慢火熬湯底,每月本錢超過千元。

她每天清晨5點到檔口準備,最遲7點半去上班,下班後傍晚6點多又回到檔口幫忙。

湯底的材料包括五個雞骨架、10公斤蝦殼、四公斤蝦頭、蝦米和鯷魚,每月本錢超過1000元。

「我晚上8點開始熬湯,先用大火滾兩三小時,再用慢火熬到隔天早上5點,準備時間比一般豬骨湯底多出一倍。」

父母曾反對戀情

父母曾反對戀情,真愛排除萬難。

她大學時期擺攤做服裝生意時,丈夫就在隔壁協助姐姐打理生意,因此才結識。她表示,父母起初反對這段異族戀情,擔心自己不適應生活習慣的差異。

「父母反對了三年,最終因我們真心相愛而被說服。」

她坦誠,結婚後確實需做出一些調整,例如不能觸碰愛犬,但久了也就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881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