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淡濱尼圖書館以「甘榜精神」為主題,將在來臨星期六開幕,藏書增加25%至40萬本。
搬遷到淡濱尼天地的淡濱尼區域圖書館從原本的三層樓,現在「長個兒」了,增加至五層樓,不僅有面向不同年齡層的樓層,也有文化遺產展覽空間、烹飪工作室和室內遊樂場等多元化設施,面積從原本的6200平方尺增加至1萬零900平方尺。
圖書館首個文化遺產展覽
新的淡濱尼圖書館以「甘榜精神」(kampong spirit)為主題,內部設有國家圖書館管理局與國家文物局、淡馬錫理工學院和居民聯手打造的公共圖書館首個專屬的文化遺產展覽空間。
這個淡濱尼展覽空間(Tampines Gallery)由永久和臨時展覽組成,另有一個活動空間。永久展覽介紹的是淡濱尼自19世紀以來的歷史和發展面貌,臨時展覽目前展出的「淡濱尼的面貌」則通過淡濱尼居民提供的文字、照片和視頻等,讓訪客了解該區的故事和人文風情。
熱愛攝影的胡邁克(68歲)用相機拍攝淡濱尼周圍的建築和自然風景,他的一些作品將在展覽中展示。
胡邁克說:「我在淡濱尼住了30多年,這裡出現不少新大廈,卻也有不少舊建築不復存在,幸好這些都被我的相機記錄下來。文化遺產就像是一個地方的靈魂,我很榮幸能通過作品向訪客介紹家園和回憶。」
展覽空間也設有閱讀角落,專門介紹我國和淡濱尼歷史的書籍。活動空間也會定時舉辦活動,包括為兒童講故事,以及學習如何處理歷史文物的趣味課程等。淡濱尼居民和淡馬錫理工學院學生每周提供免費導覽活動,為訪客進行講解。
國家文物局助理局長(政策與社區)陳子宇指出,淡濱尼展覽空間是個能讓居民和其他訪客更輕易接觸並了解該區歷史和文化的專屬空間。「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能提高社區的參與度,鼓勵更多居民分享故事。」
辦烹飪課及講故事活動
圖管局也與人民協會合作,在館內打造烹飪工作室,由人協負責舉辦烹飪和烘焙課程,而圖管局則提供烹飪書籍和視頻。人協也預計在10月啟用該處的室內遊樂場。
圖書館的樓層是按照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進行劃分,面向六歲以下兒童的樓層收藏不少刺激感官的互動性書籍,另外也有電子書站供家長和孩童閱讀附有動畫的電子書。
周星衢基金也捐贈了3萬2000本中文兒童書籍,未來五年會再捐贈另外2萬4000本新書,並定時為兒童舉辦中文講故事活動。
面向青少年的樓層除了有促進交流的討論空間,另外也有圖管局與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nfo-communications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IMDA)合作推出的PIXEL實驗室。訪客可在實驗室里學習使用三維印表機和製作虛擬背景的綠屏科技(Green Screen)等。
當局也會在每個周末開辦課程,讓訪客免費學習如何使用修圖軟體、製作虛擬實境(VR)遊戲或操控室內無人機等。
圖書館最高兩層樓則面向成年人的專屬空間,其中一層共有1萬2000多本本地作品讓訪客借閱。頂樓則由志願者管理,除了有多媒體設備,另外也有綜合活動空間,活動包括由保健促進局和馬光保健集團呈現的保健講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