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新加坡|一次美好的變裝旅行

由於地處熱帶,所以新加坡人們在服飾搭配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休閒、清爽。

大多數普通人穿著淺色的圓領衫加休閒短褲,配球鞋、涼鞋或人字拖。

這裡不像香港,他們的服裝時尚、利落,帶著港味。也不像台灣,他們偏向年輕可愛,走著日系風。

這裡並沒有一種特別「主流」的服裝特色。

但也許正因為如此,才讓不同種族的服飾,更顯得獨特。

來到新加坡,自然要用風格各異的多彩服飾,完成一次美好的變裝旅行,找到未曾發現的美。

——磨房新加坡發現家:小船Noah

Little India小印度-首飾天堂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聚集地,到這兒來最大的樂趣就是淘特色首飾。

印度的女性首飾種類繁多。有耳環、項鍊、戒指、手鍊、手鐲、髮飾、額飾、胸飾、腳鏈等。印度人認為,首飾是女性生活的一半,女子應當充分地利用首飾打扮自己。即使家境清貧的婦女,也要傾其所有,佩戴一些低廉的金屬或塑料首飾。

繽紛鮮亮的顏色,金光閃閃,也許只有在配上印度莎麗,明眸以及充滿神秘氣息的印度式妝容才能堪稱完美。不過作為一款簡單的配飾,也確實能為整體增加一絲異域色彩。

數不盡的顏色和花式供你挑選。

印度女人喜歡戴金,印度老闆會極其熱情的邀請你試戴不同款式的手環。

Indian sari印度莎麗

莎麗是印度婦女的傳統服裝,是婦女披在內衣外的一種絲綢長袍。

這種服裝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就曾提到5000年前存在一種珍珠滾邊的莎麗。

在小印度,每走幾步,你就可以找到印度服裝店。

莎麗是5至6碼長的一塊長方形的布,材料有棉、絲或合成纖維等。通常圍在婦女長及足踝的襯裙上,先從腰部圍到腳跟成筒裙狀,然後將末端下擺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各種顏色與圖案的布料,數不勝數。

老闆正在裁剪一塊布料。

購買莎麗,可以體驗異國服裝奇妙的感覺。

Henna印度彩繪

印度彩繪是承繼印度最古老的人體刺青藝術,是印度貴族嫁娶時用來祝福之用。時至今日,廣為受青年人的喜愛,把自己變成一個行動的藝術品,也是在小印度必玩之一。

Peranakan culture & fashion娘惹文化與服飾

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時,有一部分隨行人員就留在了當地。這些人定居後和當地的馬來族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馬來語中把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後代則稱「娘惹」,又稱他們為「土生華人」。

南太平洋的傳統服裝,大多使用薄棉布製成,穿起來清涼透氣,正適合熱帶環境,刺繡上的龍,一派美麗的中國風。

蕾絲在1900至1950年代的娘惹服飾中是具有高貴身份的象徵。這些繁複精緻的蕾絲與卡峇雅的結合著實讓人驚艷,剪裁充分顯示腰身,再配上紗籠裙,使姑娘更顯嬌媚婀娜。

人物形象在卡峇雅設計中並不常見。此件展品中的人物梳著長辮,穿著衫褲,手裡挎著菜籃子,刻畫的大概是富有土生華人家中做家庭工的廣東婦女。

上身的五分袖可峇雅,下身的紗籠長裙,用東南亞廣泛流行的巴迪布。在藍色基底上蠟染出色彩鮮艷的花紋,再加上反覆的金絲彩繡。

作為新加坡航空的空姐制服,這應該是女生必入的一套。推薦在牛車水(Chinatown)購買,挑好一點的布料,貨比三家講講價。

還有不同的款式,孩子的樣式。紅、白、黃等底色供選擇。

街邊的民族服飾小店,可以買到好看的娘惹服。它們花色艷麗,容易照耀得你氣色動人,買一套,上下裝拆開穿,做一些適當的搭配,非常容易在人群中顯得出彩。

我也忍不住挑了一件藍色的娘惹服穿穿看。

土生華人的老式瓷磚。他們會把這些漂亮的小傢伙鑲在木家具之中。我問老闆買瓷磚可以做什麼。他說,可以自己砌在牆上啊,或者當杯墊。不過我覺得光是放在那兒就很好看。

Malayand Arabic culture & fashion馬來與阿拉伯風情

在哈芝巷(Haji Lane)附近,你能找到馬來和阿拉伯風情服飾及好物喔。專門出售各種具有新加坡本土風情的時尚配飾和物品。

被我找到了改良的阿拉伯服飾。這幾款純黑、寶藍長裙,美得不行,質地和剪裁也好,彩色花形圖樣帶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偶爾也可以走下vintage的感覺,穿著拍照片應該挺美的。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阿拉伯有那塊會飛的地毯。在房中鋪上一塊,會讓生活也充滿神秘和浪漫色彩。哈芝巷附近就有一整條街都會售賣地毯哦。

傳說在公元前十世紀時,阿拉伯人就已經在編織地毯了。阿拉伯人在地毯上大量的使用方形,菱形等圖案,菱形代表了回教,方形代表了致敬。但最神奇的是,阿拉伯人很巧妙的把各種植物的圖案抽象化編織入地毯,成了一幅既古典又現代的抽象畫。

有地毯,也就自然少不了神燈了。

新加坡本土時尚設計welcome

新加坡是一個絕對不缺創意和設計的國家,無論是從大家熟知的建築設計,還是這次我所發現的新加坡本土時尚設計。也許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時尚品的設計風格迥異,你總能找到適合你的風格。從代表先鋒藝術設計,繁華的烏節路,到風格多樣,充滿個性色彩的哈芝巷。

烏節路

新加坡的本土女性時尚品牌似乎都很符合新加坡女性日常的穿搭風格——OL職業風,因為各種時尚品,無論是服裝,鞋子,小物件都遵循著簡約的風格,剪裁大氣。

Charles & Keith

Charles & Keith是新加坡的本土品牌,出品鞋履、包袋、皮帶、手環、眼鏡等。以性價比極高的包包深受都市女性的喜愛,包包融合每個季度最流行的時尚元素,如流蘇,菱格紋,基本上這個品牌能滿足都市女性大部分場合的需求,如度假,通勤,Party。整個設計充滿利落,幹練的味道。

Pazzion

Pazzion,不同於Charles &Keith,更多的加入了珠子,蝴蝶結,小鉚釘,以及閃閃發光的元素,更傾向於走公主風,以及優雅的路線。看到Pazzion的第一眼,我的腦海里就浮現一個芭比娃娃穿著Pazzion的鞋子,拿著它的包包,有一輛南瓜馬車在等她奔向王子的晚宴。

充滿設計感的哈芝巷

大批本土設計師和年輕創業者進駐這條舊巷,讓這條舊街巷重獲新生。文化與設計碰撞出新的火花,從牆飾,櫥窗一直到店鋪內飾。

不少設計師和創業者在這裡開設了許多頗具個性的精品時裝店。

哈芝巷店鋪的櫥窗好像總在給人一種暗示——在這裡,有那麼獨一無二的設計品等著你。如果說烏節路的本土設計品牌是新加坡OL的著裝的常態,那麼哈芝巷,就更適合用「個性」和「私享」來概括。這裡的設計風格需要觀者抱著發覺寶藏的心態,因為一個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那件好像本來就為你特別定製的寶藏。設計風格多樣的店鋪,讓你可以看到剪裁立體,明快,充滿氣場的私服,也能夠找到蕾絲花邊,珍珠點綴的長裙,還能夠找到充滿田園風的碎花短裙。

每家店鋪除了展示老闆對於時尚的態度和對設計的解讀,更多的可能是對於生活格調的一種把握。設計大膽,別具一格——The Blog Shop,嘻哈滑板風的潮店——Sup Clothing,在這裡,與不同的設計相遇。

總之,在這裡你遇到是是一種時尚,多元的設計,也是一種不一樣的生活。

充滿美國漫畫設計風格的海報。

色彩斑斕的店鋪,迎面走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

街頭穿著隨性彈唱的年輕人。

種種的這些,都是一種風格,它叫——新加坡

小船Noah:

那天我在牛車水閒逛的時候,忽然被人搭訕。原來他們在為新加坡旅遊局做調研哦。他們要調查200多位來自不同國籍旅行者,以幫助今後做更好的改善。他們真的很用心,有個三四天短假,不妨去這裡看看哦。

本文由磨房特邀新加坡發現家「小船Noah」原創,經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868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