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學教育制度為何出類拔萃?全靠師資培訓制度:棄量從質,嚴進嚴出!

根據國際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出版有關全球各國教育體系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澳洲、日本、荷蘭、新加坡和韓國等地的中小學教育制度表現優異,全是依賴優良師資培訓、嚴格教師資格審核,以及完善的人力供求機制。

兩份報告綜合了歐美基礎教育體系特徵,總結出三大共通點:招收最優秀的學生成為教師、透過行之有效的師資培訓將學生訓練成才,及確保教育制度給予教師空間提供最適切教育。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曾於2015年在全球近65個國家進行一項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學生的閱讀及數理能力均踞全球榜首,且尖子生跟成績稍遜學生的分數差距較全球平均值為小,意味著教育成效均等,全靠「嚴進嚴出」的師資培訓制度。

新加坡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全國僅有一所南洋理工大學附屬國立教育學院,開辦教育學士及研究院課程。申請者須報考校方的入學試,平均每六名考生只有一名合格而獲取錄,只有最優秀的才能入讀。

教育課程每6人僅1獲取錄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行業,新加坡教育部為師訓課程學生提供每月約640至940新加坡元(約3174至4663人民幣)的助學金,並安排學生畢業後直接到官立學校任教,合約期一般為三年。

另外,當局自2007年起推行「教師專業與個人發展配套」(GROW Package)計劃,為全國每位教師提供每年9,000至12,000新加坡元在職進修低息貸款;大幅提高教師職位的薪酬、福利和工作時間待遇,以確保國內教師整體學術水平和教學質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796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