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可真孝順,養得起遊艇養不起父母

百行孝為先,

父母用了他們大半生的時光和金錢,

撫養我們長大,

長大之後的我們,

也務必要用上我們的一切,

去贍養孝敬他們,

因為這才我們回報他們的最好方式!

可是,

這種連小學生都懂得道理,

現在都市裡的青年才俊們,

卻依舊不懂....

最近,

聽到一老伯的申訴,

他說自己現在年紀大了,

和妻子住在一起,

二老無法自力更生,

但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照顧他們。

其中一個做講師的兒子,

更是對他說道,

「自己要供遊艇,

要付孩子上游泳課的費用,

還有房貸未繳,

所以『沒有錢』給爸爸!」

在聽到自己的親兒子,

這樣沒心沒肺的話語之後,

老伯是又傷心又無奈,

最終他只有上社區調解中心申訴,

向他的兒子們討生活費...

經過調解,

最終兒子們才達成協議,

承諾每個月給父親1600元的生活費,

並簽署和解協議書。

(示意圖)

親手帶大的兒子,

卻還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得到贍養,

這也讓不少網友感嘆道,

現在的年輕人,

真是越來越物質化...

其實,

讓物質的年輕人孝敬父母,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Bussarawan有妙招!

一起去看看吧~

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舉措之一,新加坡政府希望家庭成為支持和贍養老年人的主要力量。「傳統西方國家政府的對策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金以及健康醫療保障,從而減輕年輕人的負擔。但新加坡政府並不希望建設一個如同西方國家的福利社會,因為新加坡社會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亞洲社會。」

她認為亞洲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依然是年輕人對於自己的父母有著贍養義務。因此,新加坡政府一直在鼓勵年輕人去幫助和贍養老人,這類政策同時也有助於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現階段正在推行一個旨在鼓勵年輕人和父母、親人住得更近的政策。

她透露,新加坡公民可以通過和父母住在一起,幫助和贍養父母來獲得減稅甚至免稅待遇。不過,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有限,住房面積也普遍偏小,一套組屋難以容納幾代人。所以,政府同時也通過購房優先權或購房補貼等政策,鼓勵政府組屋購買者和父母住得更近。由於與父母住得近,年輕人在保證自己家庭獨立的同時,也更加方便照顧和贍養父母。同時,由於新加坡大多數人口都居住在政府組屋裡,這項政策有著較好的普適性。

「除了鼓勵子女贍養父母,新加坡政府也希望通過科技改善老年人生活。」她表示,在新加坡,政府不希望建造老年社區或將老年人送進養老院,而是創造必要的條件讓老年人在家養老。為此新加坡政府開展了一項專題研究,在這項研究項目中,大學研究人員試圖研發一款能夠監測老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傳感器。當老年人獨處時,這款傳感器能夠監測各種突發的危險狀況,並及時地通知醫護人員前來救治。

不過她同時指出,政府應該儘早做出長遠規劃,鼓勵老年人提早為退休儲蓄資金。以新加坡為例,本地公民公積金里有一部分將會被強行凍結,作為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金。同時政府也應創造條件,保證老年人更有質量的退休生活。同時,政府也需要引導社會轉變思想,不要視老年人為負擔,將其作為寶貴的社會資源。

孝敬父母,

懂得回報,

因為,

「孝順,

是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698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