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新加坡這間陰廟,裡頭祭拜的居然不是神...而是...

大家應該知道廟有分正廟跟陰廟,有正神也有陰神。陰神的形成有很多特殊因素,祭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新加坡的烏敏島東部有間不起眼的陰廟,叫做「拿督姑娘廟」,裡頭供奉的不是我們常見的神像,而是小女孩愛玩的芭比洋娃娃!


為何會祭拜芭比洋娃娃,新加坡文史研究員曾走訪「拿督姑娘廟」後表示,廟裡所祭拜的陰神非常特殊,是一位枉死的德國少女。
為了安撫少女的亡魂才蓋了這間「拿督姑娘廟」,之後還依照祂的指示,買了一尊芭比洋娃娃來供奉。
少女為何會枉死,又為何島民為幫祂蓋廟,文史研究員韓山元表示,上世紀初,一對德國夫婦和他們的女兒,
在烏敏島東部開闢了一個咖啡園,種植了幾百棵咖啡樹。

然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與德國交戰,德國人因此被英國人視為敵人。
當時新加坡還屬於英國的殖民地,住在島外與島上的德國人不僅不受歡迎,還被懷疑是間諜,產業不是被充公,就是遭凍結。
1914年8月的某一天,英國軍警乘船來到烏敏島,要將德籍的這一家人家捉走關進集中營。德國夫婦先被捉住,
他們的女兒雖然逃到後山,但卻不幸墜落懸崖,摔死在亂石堆上。

一些馬來種植園工人發現了她的屍體後就將她埋葬,還向她祈禱。
華人村民也跟著向她祈禱,後來在一座小山上為她建一間小廟,並安置了一個裝了她頭髮,十字架和一些維多利亞硬幣瓮的骨灰盒。
為了安撫少女的亡魂,島上的居民為祂蓋了一間廟,就是「拿督姑娘廟」。
廟祝林先生說,之前,信眾是對著一個瓷壇膜拜。
據說,這個瓷壇裡面裝著那名德國少女的一撮金髮,以及她死時戴在脖子上的一條十字架項鍊。
3年前,一位已經移居澳洲的烏敏島民,突然連續三個晚上都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
夢裡,一名外國少女為他指路,叫他到一家商店買芭比娃娃,並要求他把這個芭比娃娃帶回烏敏島的「拿督姑娘廟」。

在20世紀70年代拿督姑娘廟被遷移到俗稱 '咖啡山' 腳下。
整間廟是以黃色為主(馬來神聖的顏色),但有一些華人寺廟的特色,如一雙傳統燈籠,
天公和主神的青銅香爐,筊杯,金爐,油燈,添油箱,祭壇,乩童的桌子和椅子。
廟裡的主神壇看起來像一個女孩的梳妝檯,有口紅,指甲油,香水,脂粉,面霜,項鍊和花,
而神壇上的芭比娃娃就是拿督姑娘的金身。主神壇下面有一塊石頭,來至發現她屍體的地方,是用來記念她。


視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