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掛鐘曾經是人們看時間的最重要工具,隨著手機的出現和普及,慢慢退居幕後,而仍然有一部分人保留著通過手錶、掛鐘看時間的習慣。樟宜機場三個搭客大廈一共裝置了621個時鐘,而保障這些時鐘準確無誤均靠「主時鐘系統」來完成。
樟宜機場集團受詢時透露,機場每個搭客大廈有個「主時鐘系統」,系統通過衛星定位技術確定時間,再把時間「傳遞」給其他時鐘,確保所顯示的時間都一致。
準時登機、按時接機,到了機場,時間觀念比平時更重要。樟宜機場每個星期有約7000趟航班起降,即平均每90秒就有一趟,要確保機場運作順暢,工作人員對時間的掌握也須精準無誤。
為了讓機場內隨處都能查看時間,樟宜機場三個搭客大廈一共裝置了621個時鐘,其中182個由瑞士高級鐘錶品牌歐米茄(Omega)贊助。
那麼多時鐘,要如何確保每個時鐘顯示的時間都一致?
樟宜機場集團受詢時透露,機場每個搭客大廈都有個「主時鐘系統」(master clock system),這個系統通過衛星定位(GPS)技術確定時間,再把時間通過電子信號「傳遞」給機場內的其他「子時鐘」(slave clock),確保不同方位的時鐘所顯示的時間都一致。
主時鐘系統「非常可靠」
樟宜機場集團工程經理吳漢星(58歲)受訪時說:「其中的原理其實跟智慧型手機顯示的時間一樣,時間由衛星信號統一,只要不是刻意調動,每台手機都會顯示一樣的時間。」
他指出,「主時鐘系統」非常可靠,樟宜機場的時鐘啟用至今未發生時間出現嚴重偏差的狀況。
「我們基本上都不需要擔心時間會出錯,負責維修的技術人員一般只會定期查看,確保時鐘的電力或零件沒有問題。」
吳漢星也說:「就算沒有出現故障,時鐘用上約25年就會安排更換,這是預防性維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的一部分。」
分別於1981年和1991年啟用的第一和第二搭客大廈的時鐘,各更換了一次。
樟宜機場內的時鐘可分為「指針式」(analog)和「數字顯示式」(digital)兩種。樟宜機場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三個搭客大廈目前共有457個指針式時鐘和164個數字顯示式時鐘,以迎合不同搭客的偏好和習慣。
樟宜機場集團發言人並沒有透露預計今年下半年啟用的第四搭客大廈會裝置幾個時鐘。不過能肯定的是,新搭客大廈也會使用「主時鐘系統」來確保時鐘顯示一致的時間。
針對人人「一機在手」,是否仍需要在機場裝置時鐘,吳漢星笑說:「現在許多人的確以手機查看時間,但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以前,人們還不是一樣有手錶?無論如何,機場的時鐘還是有服務對象,尤其是手機正好沒電的搭客,或是手錶沒有調好時差但又要知道當地時間的旅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