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加坡的地產大亨,3年均膺新加坡首富,如今去世7年,家人卻因他反目成仇?!
享年82歲的地產大王黃廷方在2010年2月去世,但上個星期五,一系列的公司呈報顯示,這名億萬富翁的遺產分配還在處理中。那麼,這位億萬富翁究竟牽扯到多少資產使得已過7年還未完成遺產分配?
首富的事業發展
根據公開資料表示,黃廷方是華裔新加坡人,擁有新加坡最大的私人房地產企業——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雖未有太多詳細打拚過程,但是我們仍可得知黃廷方通過這家公司持有著新加坡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權。
據新加坡新聞得知,黃廷方遺產名下持有這幾家上市公司的股權:遠東烏節(Far East Orchard)、遠東酒店信託公司(Far East Hospitality Trust)、楊協成(Yeo Hiap Seng)、老曾記(Old Chang Kee)、同樂飲食(Tung Lok)以及群策環球控股(GSH);以及香港三家上市公司:信和置業、尖沙咀置業以及信和酒店。
可以說,遠東機構著力打造新加坡本地項目,信和置業的重點則在香港。根據遠東機構方面提供的材料顯示,遠東機構和信和集團聯營的年營業額達55億美元,總資產額價值超過40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3萬餘名員工。
房地產資產總額達743萬平方米,包括資質完備的投資資產和開發土地儲備。據《福布斯》富豪榜,黃廷方於過去3年均膺新加坡首富,擁有80億美元身家。
首富的遺產分配
可以想像,擁有如此龐大家業的黃廷方,其遺產分割確實需要充足的時間。但是整整7年還在進行最後的分配究竟為何?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黃氏家族的關係:
根據百度百科提供的資料顯示,黃廷方有兩個兒子和六個女兒。但是遠東機構法律主管在這幾家上市公司的呈報中指出,在遺產做出最後分配前,黃廷方在這些公司的股權,目前受益人只有長子黃志祥及幼子黃志達。
而且從後來的發展看,長子黃志祥主要在香港活動,掌管香港房地產上市公司信和置業;小兒子黃志達則留在新加坡,協助處理遠東機構的業務。
但是,單看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分配,其實非常清晰簡單,而且也並未傳出兄弟之間不合而爭鬥的新聞,可以說更沒有理由一拖7年還沒有個結果。
其實不然,對於富豪們來說,上市公司股權是一部分,私人投資也占著很大比例。而且私人投資的估價和上市公司的資產評估比起來確實更複雜及費時。
先是屬於私人投資的未上市遠東機構。根據公司網站得知,遠東機構自1960年成立以來,先後在新加坡開發770個房地產項目,包括5萬3000個私人住宅,占新加坡私人住宅總數的六分之一。
可想而知,在這些龐大的數字背後,會有多少更加繁瑣的計算在內。
再者是當年牽扯多方的飲料業的合併大戰。那時候黃廷方看上了楊協成的私人公寓的工廠地段,於是高價收購了楊協成的飲料業務。因此,在現如今黃廷方的後代是否要脫售楊協成,也令人遐想。
而黃廷方家族控制近61%股權的遠東烏節,交易量不高,而股價也低迷。它的最後閉市價1.52元,比凈資產2.94元低了近一半。
當股價持續低迷時,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都會考慮將公司私有化。所以,黃廷方遺產的分配,是否也會引發遠東烏節的重組也引得業界各方猜測。
王昊律師點評
以上分析這麼多,歸根結底拖了7年還未將遺產分配好的原因,就是黃廷方並未把上述提到的上市公司股權和一些私有投資放入到信託中。
因為一旦他的這些資產都放入到家族信託或基金會內,就意味著這些資產都獨立於他自身的財產,也就是說在黃廷方去世的時候不會被算在他的遺產內了,也就不用考慮遺產評估再分配和繼承的問題。
雖然黃廷方的兩個兒子,近年來並未帶動父親遺留下來的企業做出更多動作,但仍一直蟬聯新加坡首富地位。看似是黃廷方在世時,早已為後代策劃好一切,不如說是暴風雨前夕的安寧。
因為一旦當所有的遺產分配全部塵埃落定,二代們跟隨分配遺囑接手後,那便是股權結構發生變化的好時機。
到時候,為了占有這些重新釋放出企業價值的股權,也許會開始上演非常老套的家族財產爭奪戰。畢竟,為了獲取更多財產而推翻遺囑的案子太多。
因此,我們強調高凈值人士們面對財富管理的重視度一定要加強。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在企業投資和發展上的風險,也是為了避免後代們在繼承問題上大打出手或肆意揮霍。
當然,每個企業發展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所以,在選擇財富管理方式的時候,比如不知道家族信託、基金會、大額保險哪個更適合用在自己企業發展和傳承的時候,一定要諮詢財富規劃領域方面的專家律師,避免不合理的配置令資產傳承陷入更多的麻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53320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