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加強執法行動,去年有132家食肆衛生不合格被吊銷執照,今年首五個月也有56家被吊銷執照,新鎮榜鵝和盛港榜上有名。
據《聯合晚報》查詢,據環境局網上資料,盛港今年1月至5月,共有七家食肆被吊銷執照,平均每月都有一家食肆被吊銷執照。

盛港區食肆被記分的原因包括售賣不幹凈的食物、沒有確保店內沒有老鼠滋生、僱傭沒有準證的員工等。
榜鵝水濱坊上個月也有一家日本料理店,因售賣不幹凈的食物,執照被吊銷兩周。
據《海峽時報》報道,本地去年有132家零售食肆因衛生不合格而被吊銷執照,當中有60家是食閣、咖啡店及公司員工餐廳的攤位。
反觀2013年數據,該年被吊銷執照的零售食肆只有62家。
單在今年1月至5月,就有56家零售食肆因衛生不合格而被吊銷執照。
《海峽時報》報道,除了新鎮榜鵝盛港外,和舊區小印度及芽籠一樣,也有多家零售食肆被吊銷執照。
盛港和榜鵝是新鎮,卻榜上有名,大家都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食肆的衛生情況不達標。
針對這個現象,白沙-榜鵝集選區張思樂受訪時建議,可從多方面應對問題。
「我們就必須通過教育、監督和加強管制處理。」
針對小印度也上榜,新加坡印度餐飲業協會秘書拉傑穆罕(38歲)說受訪時解釋,該區面積小,但有很多餐館,也有大批旅客和本地人前去用餐,這造成當地餐館人流多,餐飲業者可能因此無法遵守嚴格的標準。
他也指出,由於印度料理大量使用醬汁和香料,準備過程較繁雜,可能是造成該區比較多食肆被吊銷執照的原因。
國家環境局目前發放執照給本地超過3萬7000家零售食肆,包括餐館、小食鋪、餐飲供應商(和熟食中心、咖啡店和食閣內的攤位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