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不僅搶購馬來西亞奶粉,而是越過長堤去馬來西亞搶購慢性病藥!這又成了新加坡人「跨國購」的新趨勢。
為什麼連藥品也要跨國去買?因為同樣的藥品兩國藥價差一半以上!
除了一般外敷藥膏與咳嗽感冒藥之外,如今新加坡人也搶購慢性病藥物。慢性疾病指病程長且發展緩慢的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新加坡醫院看診費和藥費是分開計算。雖然新加坡政府為國民提供健保雙全計劃、建國一代配套等,但最高的醫藥津貼只達藥費的50%至75%左右,對於一些拮据的慢性病患者來說,藥費是一種負擔,尤其是慢性疾病藥物。
這股越堤買藥風氣已有5年時間之久,主要原因有三,分別是馬新貨幣匯率、新加坡藥費較高及馬來西亞對藥物管制執法不嚴。
儘管馬來西亞政府向新加坡司機徵收20令吉,但許多新加坡人以公交代步進入新山,因為新加坡人喜歡到新山市區購物,同時也會在到城裡的藥店買藥物。
馬來西亞一家藥店經理透露,馬來西亞徵收外國車輛入境費後,可是卻不影響新加坡人到新山,反而新加坡人還增加了,約80%的顧客都是新加坡人。
他指出,同樣的藥劑量,在新加坡售價約80新元,在新山的藥房售價約33新元。相比之下,當然是在新山買藥比較划算。
受訪的西藥房和中藥店店家都聲稱,平日的生意也不輸周末,新加坡人不一定在周末來買藥,平日買藥的新加坡人其實也很多。
新加坡人來買藥品之外,也會到新山買中藥或者補品尤其是燕窩。
馬來西亞新山一家中藥店老闆說, 「因為新加坡沒有養燕業,燕窩補品都是進口貨,價格較貴。馬來西亞有養燕業且生產製造燕窩產品,價格也比較大眾化,獲得新加坡顧客青睞。新加坡客購買補品一次消費約200至300令吉。」
馬來西亞衛生部承認新加坡的醫生處方,但由於藥物具有服用期限,新加坡人越堤到馬來西亞來會購買數個月的服用藥量。
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規定,到藥店購買慢性病藥品的顧客須出示醫生處方,登記才能購買。
此外,受訪者皆認為,與馬來西亞相比,新加坡人更相信自己國家的醫療技術,即使有在新山看診,比例應該占少數。因此,新加坡人只是為了藥品的價格較為便宜而選擇到馬來西亞來買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4627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