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已經在本周三(15日,本地時間16日凌晨二時)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今年開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也是當局自2015年12月、去年12月以來的第三次加息。
此番加息,在新加坡準備要買房的人就得哭了,房貸利率又要增加了~而在新加坡創業的人也要哭了,因為商業貸款成本又得增加了~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專家總結出美國加息的三大好處和三大壞處,一起來看看,哪一條真正影響到在新加坡的你呢?
三大壞處 一些房貸會受影響
本地房貸主要分三種,包括固定利率配套、和基準利率掛鉤房貸配套、以及和銀行內部利率掛鉤的配套,後兩者屬於浮動利率配套。
聯儲局加息,最會影響後者,尤其是跟新元銀行同業拆息率(SIBOR)或新元掉期利率(SOR)這兩個基準利率掛鉤的房貸配套。
SIBOR是銀行之間借貸新元的利率,SOR則由美元兌新元匯率決定,兩者都深受美國聯邦儲備局利率政策的影響。一旦利率整體走高,SOR的增勢還會快於SIBOR,使和SOR掛鉤的房貸配套的借貸成本上調得更快。
隨著加息步伐會加快,和基準利率掛鉤的房貸配套近期已逐漸失寵,但仍有不少屋主此前借貸的是這種房貸配套。那麼,聯儲局再一次加息,他們每月到底要多支付多少房貸還款額?
假設一個四房式組屋屋主借取39萬元房貸,分30年攤還。目前支付的整體房貸利率是1.875%,每月攤還1417元。如果整體房貸利率上調1個百分點,即達到2.875%,每月攤還額將增長至1618元。
若整體房貸利率上調2個百分點至3.875%,每月攤還額則將增長至1834元。
消費支出料會增加
美國經濟處於充分就業,通貨膨脹壓力上升。美國加息的話,將鼓勵美國人減少貸款和開支,鼓勵存款,從而減緩通貨膨脹壓力,推動美元上升。
當美元接來下走強的話,從美國進口我國的產品將變得更昂貴。美元走強也可能會刺激油價上升,因為世界各地的原油多年來一直以美元定價,而美元走強代表著每桶石油價以非美元貨幣購買的價格變得更昂貴。
當然除了美元的走勢,也有其他重要因素決定石油價,例如生產量和庫存。
對於非美元貨幣購買石油的國家而言,石油價上漲將導致運輸成本、製造成本提高,也會帶動通脹升溫。這將導致物價上漲,影響你我的生活成本。
同時,本地基準利率攀升,會影響消費者各方面的借貸成本,例如信用卡、汽車貸款的費用等或將隨著利率上升而增加。
房地產投資信託總派息將減少
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投資者應該注意,SIBOR上揚,或許對REIT不利,因為REITS公司的商務貸款普遍與SIBOR掛鉤。利率成本的增加將影響REIT公司盈利,導致總派息將減少。
星展集團研究主管蔡素珍認為,如果利率起1個百分點,本地REIT的總派息就會少2.9%。一旦基金從本地的REIT撤離,會對大型股造成影響。
短期而言,興業證券分析師維傑·納達蘭加認為,REIT表現已把兩次加息考慮在內。這是因為REIT目前的收益率比10年國債高出4.4%,也就是說收益率差價為4.4%;而REIT的10年平均收益率則比10年國債高出4.1%。
三大好處 把錢存入銀行可獲更多利息
美國加息將對全球經濟體的貨幣流動性,產生連鎖效應。美國加息促使美元走強、再加上美國股市回報率增加,可引發投資者把資金抽離亞洲和新興市場,投入美國市場或美元資產。
為了避免資金抽離,新加坡等其他國家的銀行,可能不得不提高存款的利率。譬如,銀行調高定存利率,就要支付存客戶更多的利息。
銀行股將受惠
有興趣或已買銀行股的投資者要注意了:利率走高將使銀行的放貸利潤跟著增長,本地銀行股將從聯儲局加息中受惠。
聯儲局加息將推升銀行的凈利息收益率(NIM),星展集團研究在一份報告中預計,本地銀行股的凈利息收益率在今年財估計將因此增加8至10個基點。
然而,也有分析師認為美國加息對銀行股沒有太大的影響。股票經紀何思踴認為美國加息的消息並未給本地股市、尤其銀行股帶來太大提振作用,因為這已在市場預料之內。
利率正常化
雖說高利率使得借貸成本攀升,但其實這起到一定的紀律作用。聯儲局自2006年後的兩次加息,也稱為「利率正常化」(normalisation),因為目前的低利率其實是不正常現象。
聯儲局於2015年作出十年來第一次加息的決定,在2016年底也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
面對美國新總統特朗普承諾的貿易保護主義等,其擴張性財政政策預計將導致通貨再膨脹,使經濟強勁增長,進而導致通脹率提高。這些考量足以讓聯儲局加快利率正常化的進程,緩解通貨膨脹的壓力。
聯儲局也增加了2017年預計加息的次數。從去年9月會議上預計今年加息兩次,預計增加至三次。原本估計在2016年至少加息三次,最多四次,結果只加了一次。
和前兩年相比,今年預計三次的加息,可見聯儲局開始加快加息步伐,利率正處於上升的趨勢。
美國加息和美元走強,將導致我國利率隨之提高,而這將加重企業和家庭的債務負擔,同時影響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對國人來說,在利率趨升的環境下,接下來除了消費開支要謹慎,貸款時更應該考慮到利率對成本的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4520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