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加坡沒有了外勞那會是怎樣的?為何新加坡人不做這些工作?!

為了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於移民的強硬立場,美國不少餐廳聯合停業,舉行了一場「無移民日」的抗議活動。許多餐廳為了凸顯自己對於低收入移民員工的支持,選擇停業一天。甚至有不少移民選擇不上班、不去加油、不送孩子上學,讓別人感受到沒有移民美國會發生什麼。

聯想到新加坡雖然不像美國那樣是個公認的移民國家,國家發展同樣依賴外援,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外籍勞工。我們姑且「不負責」地大膽臆測一下,如果新加坡少了外籍勞工,可能會發生什麼呢?

從2016年6月人力部的數據來看,新加坡一共有1,404,700名外籍工作者,其中包括EP、SP、WP等。

根據新加坡的《2016人口簡報》,561萬人口裡,有393萬公民和PR,其餘168萬人口的比例如下:

單工作準證持有者(WP),就占了總人口的13%!

新加坡有一部分人很排斥外勞,認為他們:

提高了犯罪率;

搶了工作飯碗;

占了本地人學額;

拉低了素質水平......

那如果少了他們,生活還能繼續嗎?

堆積如山的垃圾沒人收……

像收垃圾這樣的髒活累活,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外籍清潔工包了。

新加坡多雨,天氣又熱,沒人清理垃圾最容易招蒼蠅蟑螂等。組屋垃圾槽堆積如山的垃圾、沒人及時清潔街頭垃圾桶,滿城臭味飛蟲……,類似場景我不敢想。

建築工地停工

建房子、造地鐵、維修公路,也少不了外勞忙碌的身影。我們經常看見他們頂著烈日,爬上爬下地把這個城市建設得更美。

一旦他們走了,工地空無人煙,新項目落成遙遙無期。工地積水滿地,蚊蟲滋生,或會導致骨痛熱和茲卡病毒再次流行,大肆傳播病毒……

家庭秩序大紊亂

新加坡現在基本沒有本地人做住家女傭,女傭基本全是由來自菲律賓印尼緬甸等國的外勞擔任。本地大約有24萬女傭。雖然僱主和女傭之間不時爆發摩擦,有的衝突大到鬧出人命,但總體而言,不少家庭還是非常依賴女傭這個幫手的,照顧不能自理老人的生活起居、孩子的三餐飲食上學接送、打掃衛生、熨燙衣物……

如果她們離開了,有多少工作人士要回歸家庭操持家務,親力親為照顧老人小孩,安排衣食住行?家庭秩序大亂,怕是連飯都要吃不上了。然後好吧,他們準備到外面吃飯,突然發現餐廳服務員也不夠了,叫半天沒人來提供服務,餐盤都在桌上堆著……(可自行腦補畫面)

東西壞了沒人修

雖然很多管理維修的老闆都是新加坡人,但他們手底下真正幹活的,還是外勞。如果他們走了,

空調不製冷找不到人修理;

車壞在路上沒人拖走;

水管阻塞也無人能通……

特別是壞掉的電梯,如果徹底「罷工」還無人理睬,大家上下只能靠樓梯了;萬一不小心有人用了壞電梯,更危險……

總是等不來的巴士.....

拿新加坡兩大老牌巴士公司中的SMRT為例,來自馬來西亞的司機大概占全體司機人數的22%(2012年數據),2000名司機中有450名中國籍司機(2013年數據),如果把這些車長送回國,SMRT的巴士車長就少了近乎一半,不少巴士因無人操作而「動彈不得」。

這樣一來,很可能出現等一輛巴士就要等40分鐘的情況。每個巴士站都站滿了人,好不容易車來了,結果車裡早已擠滿了人,只能再等下一輛.....

補習老師緊缺

課外補習,尤其是外語補習,根本找不到老師!

孩子成績不好,老師找家長談話,讓給小孩安排補習(這可是新加坡常態),可是有能力的華語/音樂老師越來越少,家長們哭暈了有木有。

頭髮長了沒處剪

在新加坡從事理髮行業的,有相當一部分的馬來西亞人,當然還有中國人、韓國人以及日本人。

如果他們離開新加坡,曾經你滿意或者不滿意的A老師、B總監全都不見了,誰來幫你「從頭做起」?除了剪髮染髮,美甲、足療、按摩……就更別想了!

軍事力量減弱

談新加坡的堅固國防,就不得不說一支特別的僱傭軍隊——辜加兵(Gurkha Contingent)。身為尼泊爾人的辜加兵驍勇善戰,隨身都會配有一把短刀,主要被派駐看守金庫、使館區等政府重要部門。

有聽說過很多和鄰國關係密切的重要任務,都由他們執行。如果少了這些以勇猛和效忠著稱的戰士,新加坡的軍事力量無疑減弱不少......

辜加兵

公司空缺職位增多,又招不進人

新加坡2016年職業空缺,達到5萬3800個。如果沒了外籍員工,這個數字還會直線增長。

空缺職位多了,對新加坡人是喜事嗎?其實不然,公司發展需要有能力懂技術的員工,現在很多公司卻面臨想要招新員工, 卻一直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人的尷尬處境。

真正有能力、為公司效力的人少了,那這個公司真的就是力不從心,離關門不遠了......

物價攀升,生活壓力增大

工作的人少了,意味著人力成本加大,所有物價都往上漲(當然,工資還可能沒漲)。比方說:

本來3塊錢的雞飯,因為材料人工等都貴了, 店家為了保持盈利,只能賣到6塊錢。

本來清洗一次空調50塊,因為缺乏人手,老闆親自上陣,要付雙倍的價錢。

因為政府要以高薪「利誘」原本沒人願意做的清潔工,羊毛出在羊身上,本來數十塊的組屋物業費,也跟著翻漲了好幾倍。

新加坡既需要聰明能幹的人發展技術,又需要任勞任怨的人做髒貨累活。如果現在還不能承受失去外籍員工所帶來各種後果的話,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4251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