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2000新元是個什麼概念?拿著2000新元的工資,究竟能不能養活一家四口呢?
在新加坡,人們的工資要扣除公積金。如果說是月薪2000,那麼實際到手的話可能只有1600新元,到底這是否真的能夠養活四口人呢?
很多人聽到之後,第一反應肯定就不能!可是新加坡就有這樣的人,我們看看他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吧!
1. 一日三餐
從省錢的角度出發,一日三餐都在家做。上學和上班的午飯可以帶便當解決,那麼每天10新元就可以滿足四口之家的日常所需。
採購的米、蔬菜和肉(這裡指雞肉之類的,吃和牛什麼的就別想了)應該可以提供足夠的熱量。即使家裡的兩個孩子都屬於長身體的時候,15新元一天也就夠了。
總計:每月465新元
2. 住房
四口之家可以擠進一間小戶型的二房式組屋。新加坡政府的補貼加上每月的公積金還款,應該足夠支付房子的費用。
如果家裡沒有空調,那麼每月水電煤氣費加一起差不多就120新元。
總計:每月120新元
3. 交通
假定家裡所有人每天都要出行(上班或者上學)。如果只限定於搭乘公共運輸,那麼每月每人50新元應該夠了。
總計:每月200新元
4. 上網
新加坡正在向「智慧國」邁進,網絡和手機幾乎成了生活必需品。其實每月50新元就能有一條入戶光纖了,帶寬也能有1G。
至於手機,如果不要流量套餐,使用WiFi+簡訊的模式,應當可以把每台手機的費用控制在每月10新元左右,當然iPhone 7什麼的就別想啦!
總計:每月90新元
上面幾個部分加一起,也不過每月875新元,距離每月1600新元的預算,還能有超過700新元的富餘,可以用來買保險、存錢,偶爾吃好一點之類的。
當然上面說到的政府組屋補貼只有公民才有,組屋也只有公民或者永久居民(PR) 拿到三年才能購買。如果是拿著工作準證或者學生准證的,每月租房又是一筆開銷,不知道各位網友每月賺的錢都夠花嗎?
其實在新加坡,政府還是很照顧低收入家庭的。在獲得永久津貼與過渡津貼後仍無法支付終身健保保費的低收入家庭,新加坡政府承諾提供量身定做的額外經濟援助,這筆特別津貼類似保健基金,將按個別情況和需要發放。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曾經透露:「特別津貼主要針對那些較低收入的家庭,特別為那些面對工作和收入不穩定,甚至沒有收入的家庭而設,我們會給予他們額外經濟援助來幫助他們。」
「特別津貼的操作與處理方式會跟保健基金(Medifund)類似,但還沒決定它的主要框架。只要有新加坡人在繳交保費方面有困難,新加坡政府會進一步了解情況,從而為他們量身定做特別、額外的經濟援助,幫他們支付保費。」
此外,顏金勇還提到,新加坡政府會通過不同的管道提供幫助。
「一方面,我們會通過基層組織、慈善團體等去接觸這些需要幫助的新加坡國人。另一方面,我們也可通過終身健保(MediShield Life)保費繳交情況,得知哪些人拖欠保費,並主動向他們了解拖欠原因。一時忘記或是漏交的公眾可以補交,若是經濟有困難,我們會接手跟進。」
領取公共援助金(Public Assistance)的新加坡人是比較明顯地需要政府援助的群體,新加坡政府會直接為他們提供特別津貼。
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曾經提到,終身健保將取代有20多年歷史的健保雙全(MediShield),不但讓全民加入,而且將終身受保。由於患有病症而目前未受保者也將被納入,這將使得保險的索償額提高,進而增加終身健保的成本。
不過,新加坡政府已承諾,所有新加坡人將分四年獲得過渡津貼;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家庭還可獲永久津貼,預計三分之二的新加坡人將受惠;年滿80歲年長者的終身健保保費將由政府全數買單;65歲至79歲的年長者則可在有生之年享有約為保費一半的津貼。
津貼多了,新加坡衛生部的斥資數額也會增加,有新加坡公眾就擔心政府的稅率也會跟著上升。對此,顏金勇說,新加坡政府已在2012年的財政預算案宣布,在五年內把醫療開銷從每年40億元翻倍增加至80億元。
他說:「這是(新加坡)政府的承諾,政府會為國人提供津貼,但若我們的醫療花費不斷增加,我們就須想辦法開源節流。因此我鼓勵人們保持身體健康從而減少醫藥花費,這對國家、對社會都有助於減少醫藥負擔。同時,我們也鼓勵醫療機構提供適當的治療,不應過度消耗醫療資源。」
「過去幾十年的健保雙全其實也是每隔幾年調整一次。我們須要隨著整個系統的改變進行檢討與調整,才能符合我們的需求,趕上我們的需求。」
總得來說,雖然新加坡養老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地方,但是政府對於低收入家庭的關注與幫助還是很到位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