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丹碼頭快速征地擴建,料與東海岸鐵道計劃有關。(檔案照)
(新加坡22日訊)大馬東海岸鐵道計劃的冒起,或將改變馬六甲海峽及柔佛海峽的繁華盛景,而向來國際航運非常依賴這兩個航線的本區域國際航運服務與金融中心新加坡,恐將首當其衝,深受打擊。
這是因為從東亞經過馬六甲海峽前往印度洋地區的貨物,或將大量通過東海岸鐵道運往目的地,從而避開馬六甲海峽南端的新加坡。
新加坡《海峽時報》針對即將動工的東海岸鐵道,撰文引述海運業者與專家的談話,探討其對新加坡這個國際貨運中心的潛在威脅,點出新加坡面臨的種種憂患。
PortsWorld海事及物流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杜萊拉澤就說,若一切完成,東海岸鐵道將提供有意出口商品到北亞的出口商一個新的選項,而也有人指從北亞的出口,也能避過新加坡。
中國存在直接利益
「除了成本課題以外,這項新的網絡將會造成一個推動東協貿易的替代路線,而大馬也將會成為中心。而為何這應該被看重,那是因為中國在港口和鐵道方面存在直接利益。」
東海岸鐵道計劃成本約有550億令吉,或可看到中國擴展經濟勢力到亞洲及其他地區的雄心,而也可以了解為何關丹碼頭快速地征地擴建。
大馬諮詢公司Fergana Ventures的嘉法依斯邁說,大馬半島西海岸巴生港口和東海岸關丹碼頭之間的銜接,將成為中國過於依賴馬六甲海峽的重要解決方案。
「中國明顯將東協看作南部腹地,是建築業的基地和龐大市場。」
這項鐵道計劃工程可能需要耗費超過10年,然而政府方面指首要的是從關丹碼頭前往巴生港口的250公里鐵道,預計也將會在進出亞洲的貿易方面,扮演這岸上橋樑的角色。
85%中國融資
在東海岸鐵道計劃下,全長620公里的電化鐵路,從大馬東北處的道北前往關丹碼頭,划過大馬半島中部的群山,前往巴生港口。
中國也曾建議在馬六甲興建一座全新的碼頭,但大馬政府指融資仍未定下來。東海岸鐵道計劃的資金卻已敲定,其中的85%資金是從中國融資來的。
關丹碼頭業主IJM及中國北部灣港口集團耗資逾12億令吉來徵用40公頃的土地,並耗資約10億令吉興建防波堤。
這個龐大的碼頭提升計劃預計會在2018年中期完成,而這個從1984年開始運作的碼頭,也將是東海岸鐵道的中心。
預計明年動工
已吸引89億投資額
東海岸鐵道工程預計明年動工,預計將會為大馬建築業帶來很大的動力,而現階段在碼頭附近已有多座大型石油化工廠,官員也指已吸引總值89億令吉的投資額,而大多是來自中國的製造業。
關丹碼頭總經理馬茲林胡申就說,目前已訂下的鋼鐵廠計劃占地287公頃,大約是新加坡聖淘沙島的一半,每年產量為350萬公噸。
他強調,這只是其中一個項目的龐大規模,相信通過東海岸鐵道計劃,將吸引更多大型投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