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兩個陸路關卡的機車通關櫃檯下周將全面自動化,
汽車通關者在未來享有自動化的便利也指日可待。
移民與關卡局指出,
兀蘭和大士關卡的所有機車通關櫃檯在本周后,
都將備有第二代的機車騎士生物認證自動通關係統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Motorbikers System,簡稱BIKES)。
兩個關卡已經使用機車自動通關係統近10年,
並在2010年進一步克服技術挑戰,
推出升級版系統,
讓機車騎士和后座騎士可同時進行自動通關,
比第一代只允許單人騎士自動通關的做法更有效率。
單在兀蘭關卡,
每天出入新加坡的機車騎士就超過9萬人次,乘坐汽車通關的則有約8萬人次。
隨著機車自動通關櫃檯的數量從原有的43個增加至164個,
移民與關卡局預計這可將通關效率提高30%。
除了減少擁堵情況,
更允許移民與關卡局人員專注於更重要的職務,
如檢查犯罪風險較高的通關者。
至於汽車自動通關係統何時落實,
移民與關卡局表示還在探討中,並指目前談論新措施的細節還太早。
移民與關卡局發言人說,
該局將繼續利用技術為現有系統提出創新方案,
同時確保通關過程順暢。這是作為重塑關卡運作流程的一部分。
探討領證服務全自動化
另外,移民與關卡局在探討進一步採用機器人技術,讓領取證件的過程自動化,
轉型成為新一代服務中心。
該局的設想是在iCollect證件簽發機的基礎上發展,提供更便利的自動化服務。
移民與關卡局大廈目前設有兩個iCollect領取櫃檯。
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公民和外國人可以選擇通過這項自助服務領取證件,
例如生物認證科技護照(Biometric Passport,簡稱BioPass)、
身份證和長期探訪證,不需要到櫃檯前排隊輪候領取。
截至今年11月,iCollect平日的使用率約65%,
星期六則獲100%的申請者充分使用。
移民與關卡局局長楊玉龍說,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移民和登記服務需求,該局提供多種辦理手續的管道,
從而減少公眾親臨移民與關卡局大廈的必要,給公眾帶來更多方便。
楊玉龍說:
「目前,我們的大部分服務都可在網上進行,
我們也以國際標準為基準,確保服務所須時間保持越短越好。」
移民與關卡局的轉型方向最近也獲國際認可,
在上個月獲亞太質量組織(Asia Pacific Quality Organization,簡稱APQO)
頒發全球卓越績效獎和最佳創新獎,
並在卓越貢獻獎團隊賽環節中獲得三顆星的殊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8196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