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提升跨境交通關卡通勤更便利,包括增加火車及渡輪趟次,新柔地鐵系統 。

新馬兩國領導人探討多項加強互聯互通的合作項目,為人民提供更多往來新馬的選擇,並且嘗試緩解目前關卡擁堵的問題。

隨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多項跨境交通項目的發展與落實上達成共識,經常往返新馬兩地的人民在通勤方面未來將可享受更多便利。

新馬兩國領導人昨天在非正式峰會上聚焦探討多項加強互聯互通的合作項目,為人民提供更多往來新馬的選擇,並且嘗試緩解目前關卡擁堵的問題。

其中,兩國在連接兀蘭與柔佛新山的新柔地鐵系統(Rapid Transit System,簡稱RTS)課題上達成共識,決定以建設高架橋連接兩邊地鐵系統,進一步推進相關磋商。

儘管沒有為地鐵系統通車定下日期,該系統是否能在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簡稱湯東線)首階段工程於2019年竣工時建好仍是未知數,但李顯龍總理與馬國首相納吉已表示希望能在明年底簽署相關雙邊協定。

李總理:地鐵服務讓通關者獲益

李總理在布城首相署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新柔地鐵系統一旦建成,將顯著加強新馬兩地的聯通性,尤其是每天往返新加坡與柔佛的數千人將獲益。

兩國領導人會後在聯合聲明中也指出,地鐵投入服務將減緩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關卡的交通擁堵問題。

針對有記者詢問兩國在推動高鐵與地鐵項目時,是否也關注邊境人流將帶來安全問題,李總理表示這是領導人十分關注的課題,但兩國卻不可能因為這樣而封閉邊境關卡。

他說,新馬邊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邊境之一,每天有成千上萬人通過。「因此我們要做的是透過良好的程序,去管理好這個問題……這也表示雙方必須有互信,互相理解,並且有清楚透明的程序。」

新馬領導人非正式峰會結束後,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右)招待李顯龍總理享用晚宴,餐桌上的美食還包括馬國副首相阿末扎希鄰居提供的榴槤。(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吁增加火車及渡輪趟次

除了地鐵系統之外,馬來西亞方面也呼籲增加往返新馬的火車趟次,以及改善海上交通,增加兩地渡輪往返。

納吉在記者會上提到增加馬來亞鐵路有限公司(KTM)經營的火車服務趟次,讓班次更頻密,並表示李總理已同意進一步檢討這建議。

他指出,這也是為解決長堤擁堵問題,並且減少污染。他說:「使用KTM服務是比較好的選擇,火車可以快速地讓人們往返兩地,與讓車輛通關比較,成本也較低。」

李總理和納吉在聯合聲明中重申兩國將致力促進和改善新馬兩地之間的交通聯繫。

聲明中提到,兩國領導人在會議上討論到增加渡輪趟次,馬來西亞方面也建議新加坡翻修樟宜渡輪碼頭。

新加坡在2015年已與馬國簽署備忘錄,以改善海上交通,增加往來兩國的渡輪趟次。

根據1993年簽署的協定,現有渡輪服務主要往返於樟宜渡輪碼頭和柔佛東部的丹戎彭利哥渡輪碼頭,而渡輪服務之後有望延伸到馬來亞半島的其他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729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