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猛升令原本疲弱的馬幣匯率再挨一刀,令吉兌美元貶至4.479,創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19年最低水平。
據「馬新社」報導,1997年金融風暴期間令吉兌美元最低跌至4.4602。
根據雅虎實時匯價今早最低報4.479,跌0.4%,非常接近跌破4.50水平;根據國行上午9時早盤開市價為4.4700,比較週四閉市為4.4640,再跌0.13%。
除此之外,令吉兌主要貨幣中,除了日圓,兌其他貨幣開市皆走低,據國行官網報價顯示,截至早上9點,令吉兌日圓揚0.3%報3.9304,兌英鎊跌0.37%至5.5652、兌人民幣則跌0.14%至0.6463。
截至早上9點,國行官網匯價顯示,令吉兌日圓起0.3%至3.9304、兌英鎊則跌0.37%至5.5652及兌人民幣跌0.14%至0.6463。
受美國強勁經濟數據支撐及美聯儲11月份會議紀錄釋出升息訊號,皆讓外界幾近篤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在下個月升息,刺激美元指數週四(24日)盤中一度衝破102關卡,之後收窄至101.5左右。
據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市場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2月升息幾率已高達94%,美國利率攀升,皆令美元與美元計價資產更具吸引力。
據《工商時報》報導指出,美元銳不可擋也讓主要貨幣遭到打壓,市場憂心資金撤退,也使新興國家貨幣潰不成軍,再者適逢感恩節,交投淡靜,亦擴大美元兌其他貨幣的波動幅度。
日圓兌美元貶破113關卡至7個月最低,兌1美元報113.53、歐元面臨義大利修憲公投等變數衝擊,兌美元也續跌至19個月低點,兌美元貶至1.0518、印度盧比及土耳其里拉都跌至歷史新低,分別報68.86及3.4215。
據新浪財經即時匯價網顯示,截至下午2點,美元指數盤中最高漲至101.9250,最低報101.5774。
何謂美元指數
據「聯合新聞網」指出,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其實就是衡量美元對美國6大貿易夥伴貨幣變動的加權匯率指數。
6種主要貨幣分別是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克朗及瑞郎,當中以歐元權重佔比最高,佔57.6%,依序是日圓(13.6%)、英鎊(11.9%)、加幣(9.1%)、瑞典克朗(4.2%)及瑞郎(3.6%)。
貨幣變動以1973年3月為參考基準,並以100.00為衡量基礎;意即當美元指數升至102時,即代表美元對這6種主要貨幣較1973年3月升值了2%。
美元指數是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重要指標,該指數狂飆顯示美元走勢獨強。
據歷史經驗,當美元指數強漲超過一定水平,將會造成國際熱錢大量回流美國,屆時新興市場股市就會面臨修正。
近期市場透露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12月升息的強烈訊號,皆刺激美國公債殖利率激漲,美元指數因此先在11月16日突破100關鍵水平,之後再於11月23日漲至101.90,逼近14年高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