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呼籲:華人社團不僅要與中國聯繫,也要與世界聯繫

華人新村| 2016-11-24| 檢舉

新加坡訊,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昨晚在一個中國新移民社團的活動中說,新加坡的華人社團不僅要與中國聯繫,也要與世界相聯繫。

《今日報》引述陳振聲在新加坡華源會創立15週年紀念晚宴發表講話時說:「過去,華人社團的角色是與中國相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社團不僅僅是和中國相聯繫的橋樑,也是一個起重機……幫助新加坡搭很多更好、更長、更高的橋樑,讓新加坡和世界互聯互通,銜接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人民和經濟。」

他指出,這將不僅有利於我們的經濟,但也將有益於我們的社會和文化。

而新傳媒8頻道新聞則引述陳振聲說,新加坡的新移民,不要把身份認同停頓在「移民」階段,應當以新加坡人自居,大家都有能力、有權利和有義務,為這片土地打造歷史新篇章。

陳振聲指出,身份認同超越新舊移民之分或是種族根源之分,新移民應該將自己視為新加坡人,秉持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願景。

昨天,新加坡華源會全球合作聯絡站也完成簽約儀式。

華源會會長王泉成與來自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國移民社團、同鄉會等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其中除了一些中國城市之外,也包括俄羅斯、美洲南部和北部、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各地。

新加坡華源會成立於2001年,現由6000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所組成。而這次成立的全球合作聯絡站,旨在促進在學術、文化、教育、藝術和商務等領域的交流。王泉成說:「它會鼓勵跨境資源共享、促進人際交流、以及建立有效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

《今日報》引述王泉成說,該網絡將「推動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政府為了推動沿途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而推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華源會執委尹航告訴《今日報》:「我們建立這個網絡,是要讓各國的華人社團聯繫起來,進行文化交流、學術交流或商業交流。其功能不只是貿易,也包括促進旅遊和中華文化。」

《海峽時報》則引述總部設在莫斯科的海外華人企業家協會主席吳金明(音譯)昨晚出席會議時表示,新網絡將允許不同國家的中國人互相幫助。他說:「我在莫斯科做生意,可以幫助任何有興趣在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商人。」

新加坡《今日報》指出,這個全球合作聯絡站是在新加坡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就南海問題進行爭論不久後,所成立的。

該報說,《環球時報》發表了一系列報導,批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日本的正式訪問,並引發了中國網民對新加坡的批評。例如,他們指責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與美國和日本站在一起。

對於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新傳媒8頻道新聞引述陳振聲指出:「很少國家能和中國有這麼深厚的友誼與關係,這友誼與關係是秉著互敬、互惠互利的原則,才有今天。 」

《聯合早報》則引述陳振聲表示,新加坡和中國在經濟、國防、社會治理或領導班子接觸等方面都有著非常深遠和龐大的聯繫,而兩國的友誼和關係一直都是秉持著互敬、互惠和互利的原則。

這次活動,中國派駐新加坡的使節在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515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