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食物成本不斷上漲,為了研究全島各區的食物價差,新加坡統計局從去年9月開始進行調查。調查發現,食物價格上漲了2.2%。無可避免的,新加坡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深受食物成本上漲的影響。
根據2年前的一項食品發展趨勢的報告,在超過740名受訪的新加坡人當中,有80%人表示如果沒在家煮飯的話,多數會到小販中心用餐。
在今年7月,一個社會工作實驗室,針對從巴西立至裕廊東的7家小販中心的食物種類當中,包括雞飯、炒飯、雞肉、白飯配一菜一肉、白飯配二菜一肉,以及美祿冰、有糖黑咖啡等等的飲食價格做評估。
這項研究總結每個社區的不同種類的食物成本,做出一個從最便宜至最貴的小販中心食物價格的排名表。
研究發現,小販中心的食物差價達20%。例如在馬林百列(Marine Parade)的小販中心價格,比紅山區的要貴。
雖然鄰近地區的相對價格差異不大,但調查發現許多老牌地區的小販中心,例如紅山、皇后鎮和大巴窯的食物價格最便宜。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這些地區的老人家、單身者、離婚或分居,及租房的人的比例往往比較大。
相比之下,碧山的食物價位亦偏高,該地區的高級公寓和套房住戶的比例較高。小販們認為,該地區的客戶有能力負擔這樣的食物價格。
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上漲,部分原因是因為聘請外籍員工的政策收緊影響。雖然目前正提倡自助付款及及無現金支付,但這項措施要轉移到小販中心的業務上,並不是件易事。
根據貿易和工業部與環境和水資源部在2014年進行分析指,攤位租金所占的因素很小。當時環境和水資源部長曾在委員會辯論中指出,租金只占小販成本的12%左右,而大約一半的運營成本其實用在原材料。
研究顯示,一個地區的小販中心數量還有整體的生活消費水平,亦會影響食物價格。比如,三巴旺和兀蘭位於新加坡北部,較少的小販中心使食物價格偏高。反之,位於紅山、皇后鎮等等地區,有很多小販中心,食物價格亦較低。
為了減少勞動力供應短缺問題,新加坡NTUC食品運營商考慮僱傭年長員工。
小販中心是一個社交空間,這個空間提供的食物是新加坡珍貴的特色之一。而且,小販中心提供便宜的基本食物,使人人在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