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大罵歐巴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出來「炮轟」美國了:美國如果不批准TPP,將減弱其在亞洲盟友的聲望。可惜現在美國忙著總統大選,自顧不暇,沒空回應新加坡的指責。

據外媒報道,新加坡一直在呼籲美國迅速批准標誌性的泛太平洋貿易協議(TPP),這反映了新加坡這個港口國家面對著如今在美國大選活動中流露出來的反自由貿易說辭充滿了挫折感。
《時代》雜誌周二發表了採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文章。在採訪中,李顯龍重複了早先時候提出的警告:如果美國國會無法批准涉包括12個國家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那麼這將會減弱美國在亞洲貿易夥伴中的聲望。
據悉,美國總統歐巴馬堅決支持TPP協定,該協定的參與國占到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但是兩位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和特朗普都對該協定表示了反對。
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不包括中國。隨著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加強,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被視為歐巴馬政府亞洲「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
歷經了八年的商談,美國,日本和其它12個環太平洋國家於去年10月份達成了協議,但是目前美國國會還沒有批准協議。
專家分析稱,美國國會不太可能在11月8日選舉後到1月20日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前這段「跛腳鴨」期間(跛腳鴨指的是任期將滿的總統)批准協定。

在接受《時代》雜誌編輯Ian Bremmer採訪時,李顯龍表示,「每一次美國總統選舉時,候選人都會說一些瘋狂的事。候選人會採取立場,然後選舉獲勝後會想盡辦法去忘掉。」
「貿易也是一樣。一段時間以來,上述說法是正確的。但是這次情況變得如此嚴峻,事情鬧得如此不愉快,以至於如果希拉蕊贏了選舉,她會收回好多她說過的事情,而這是很困難的。」
「如果到明年1月份還未解決,我認為泛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協定(TPP)會是一個損害,」國會到1月份的時候「也可能不會」批准協定。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美國國會批准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上面臨的阻力一直直言不諱。這是因為該協定的流產會對新加坡依賴貿易的經濟帶來打擊。而如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給新加坡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科學副教授Chong Ja Ian稱,「這是一個核心經濟利益,與那些擁有更大國內市場的大型經濟體比起來尤為如此。新加坡需要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順利通過來從外部貿易的增加上實現經濟增長。」
CIMB私人銀行的新加坡經濟學家Song Seng Wun表示,李顯龍的評論回應了「新加坡在美國國內政治阻礙TPP批准上遭受的挫折感。」「從新加坡的立場來看,諸如泛太平洋合作夥伴協定(TPP)這樣的貿易協議是很重要的,因為協議能以外部貿易的方式驅動增長,而新加坡對外部貿易是很依賴的。」
Song表示,由於比利時南部法語地區的反對,歐盟-加拿大貿易協議陷入了僵局,這反映出了全球對自由貿易協議的反感。
「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要說服人們貿易協議能帶來就業機會和收入增長的利益正變得越來越難。政治家們不傻。他們能了解民情。」
如果希拉蕊-柯林頓在11月8日的選舉中獲勝,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仍有一定的機會能在新總統就職典禮前或是就職典禮後批准通過。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他當選的話,扼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和重新討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他的首要任務。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Chong表示,「我們的一個選擇方案是,在就職後不久,柯林頓政府能在出現些許改動的情況下通過協定。」
「當然,事情還取決於國會選舉會發生什麼…如果民主黨控制了參議院,那麼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協定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李顯龍稱不批准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對美國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退步」。
李顯龍質疑,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讓其亞洲的盟友不敢再相信美國了。
他在採訪時表示:「你(美國)的聲望會在全球許多國家中下降,」「你讓越南加進來了,你讓日本加進來了,並且日本首相安倍還在農業,汽車,糖業和乳製品業上做出了許多艱難的安排。現在你說『你選擇離開,你不相信這個協定了。』這樣的話誰還能相信你呢?」
據悉,經濟依賴於貿易的新加坡是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前身P4(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發起國之一。除了新加坡外,P4還包括智利,汶萊和紐西蘭。
上述四個國家,再加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秘魯和加拿大的貿易部長於2月份在奧克蘭簽署了協定。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時,夥伴關係協定能讓參與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1個百分點。
除關稅削減外,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還涵蓋了更加嚴格的規則來保護智慧財產權,並且還為國企和私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4106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