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下滑,危機真的來了,有數據有真相!

新加坡經濟危機真的來了!不是危言聳聽,有數據有真相。

新加坡經濟不景氣主要表現在以下這些方面,經濟下滑、裁員狀況嚴重、就業難、商場空置率高、公司關門破4萬家、房價下跌等等。

讓我們來詳細看看新加坡經濟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吧~

新加坡經濟下滑

我們可以從數據圖上看出,新加坡第三季度的GDP萎縮了4.1%,增長率是負4.1%,為四年來最差

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GDP還有0.2%的微弱增幅,經濟學家之前預測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在0%左右。這個負4.1%的數據一出來,就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表現最差的是製造業,產值萎縮了17.4%

負4.1%這個數字出來後,一些媒體的報道都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調調幾乎都是這樣的:新加坡經濟斷崖式下跌;新加坡經大崩盤

實際上有這麼嚴重嗎?

雖然負4.1%這個數字的確顯得有點觸目驚心,尤其是對比中國的經濟增長曾經長期保持在10%上下。不過,新加坡是個小國,經濟狀況受全球經濟影響很深。稍有風吹草動,新加坡經濟就會風聲鶴唳。

比如1998年東南亞金融海嘯,當年新加坡的GDP就萎縮了3.6%(注意,這是年率。雖然今年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萎縮了4.1%,但還是比去年第三季度增長了0.6%);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新加坡的GDP增長率也降到了0.3%。

新加坡裁員大潮

屋漏偏逢連夜雨,新加坡經濟不好也帶動了就業市場嚴重萎縮!

前些天,人力部發布預估數據顯示,新加坡就業增長在今年第三季普遍放緩,新加坡居民有66,500人失業!!!就業人數減少3300人,而且這是2009年遭遇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第二次出現萎縮現象!!!

昨天,新加坡人力部長表示,雖然今年新加坡已經遭遇了裁員大潮,接下來預計會有更多的員工被裁退

昨天,在國會答覆議員的詢問時,人力部長林瑞生終於針對就業市場的情況發表談話了,雖然今年前3個季度已經出現了裁員大潮,由於經濟不景氣,更多的公司進行業務重組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員工被裁退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已經接近有1萬1900人被裁退;和去年比起來,去年全年總共裁員人數才1萬3440人

不難看出,新加坡確確實實處於就業寒冬季,雖然裁員現象已經很嚴重,但人力部長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人被公司裁退,所以友情提示下大家,接下來計劃換工作的朋友們務必要慎重考慮,就業寒冬季,辭工作容易,找工作難啊

新加坡公司欠1.9外債要到期

經濟不景氣帶來的惡性循環也越來越多,比如新加坡的各大公司。

據估計,新加坡的公司明年到期的債券高達166.9億新元,導致很多公司需要緊急籌款應對近在眼前的危機,比如徐若瑄的丈夫李雲峰,他經營的馬可波羅集團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資金缺口高達2.4億新元,其中,未來一年內就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高達1.9億新元

英國路透社最近調查了228家新加坡的非金融業公司,發現其中有7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還不足凈負債的五分之一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凈利潤不足凈負債的一半。顯然,這些公司的現金流將會吃緊,甚至發生債務違約。

在所有的公司中,能源業相關公司的形勢最緊張。比如油田設備業巨頭Swiber控股今年7月就發生了債務危機,導致被司法機關接管,清盤還債

2009年以來,新加坡很少有公司債券違約的案例。但是進入2015年之後,公司債券違約的案例激增,這也是導致投資者失去信心,不願意繼續購買公司債券的原因之一。反過來,這進一步導致一些公司融資困難,只能選擇破產。

受此影響,很多債券投資者已經開始和發行債券的企業進行協商,重新商定債券的利率,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很多發行債券的企業也想要調低債券的利率或者延後還款,比如Ezra控股,Rickmers海事,奧托海事和馬可波羅海運

新加坡的資本市場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響。2013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中國經濟減速,導致期貨市場人氣驟減,很多新加坡資本紛紛流向公司債券。這促使了很多公司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就開始在市場上發行債券。

現在新加坡經濟不好,發行的債券似乎一觸即發的響雷,新加坡公司的日子不好過啊……

新加坡上半年關門企業破4萬

的確,新加坡公司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4.2萬家企業關門大吉,而2015年全年總共關閉的公司總數才4.9萬家

關門企業如此之多,一定程度上是因高工資成本壓力導致,加劇了經濟衰退。

新加坡的高工資環境,導致企業利潤率被壓縮,同時,對出口商的競爭力也有消極影響,企業在無法減少成本之下,賺不到更多錢,最終只能選擇倒閉……

全球需求疲軟,新加坡也經不起這樣的風吹草動。許多本打算在新加坡擴張業務的公司也都表現出謹慎的態度,減緩了擴張的步伐。

有機食品連鎖店SaladStop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老闆阿德里安·德巴耶因為高漲的薪資降低了利潤率,決定放緩在新加坡的擴張速度。

相反,德巴耶選擇在馬尼拉、雅加達甚至東京開設分店。直接原因就是高額的薪資,在新加坡,他付給員工的薪資為1600至3200新元(約人民幣7840元至15680元),但在馬尼拉,薪資為300至400新元(約人民幣1470元至1960元)。這是個危險的信號,新加坡要怎樣面對這樣的衝擊?

目前,新加坡工資成本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3%,雖然低於55%的全球平均值,但已達到1985年、1997年和2001年經濟衰退之前的水平。

商場空置率創新高

經濟不景氣同樣也影響了新加坡的百貨零售業,曾經的購物天堂——新加坡已風光不再,商場空置率創新高,整個新加坡零售業處於低谷。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商場空置率高達8.4%。這是新加坡2011年開始追蹤空置率以來的最高紀錄

針對大面積的商場空置率,業內人士分析,失業率攀升、冗員情況增加,消費者對工作沒有安全感,進一步縮緊腰帶,以致消費減弱。

我們可以從商場的空置面積租金分別來看:

零售空間的空置面積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新加坡的零售空間共計603萬6000平方米,空置空間有51萬平方米

零售空間的租金

同樣還是拿第三季度的數據來分析,中央區的商場月租每平方米84.41新元,郊區的則為75.42新元。與歷史同期相比,商場的租金已連續七個季度下滑,今年第三季度跌幅達1.5%

新加坡經濟蕭條,大面積的空間空置,唯獨郊區的購物商場是個亮點,今年前9個月的租用空間共計4萬5000平方米,這些購物商場包括盛港的勘寶坊(Compass One)與榜鵝的水濱坊(Waterway Point)。

雖然郊區的購物商場表現還行,但是整個購物商場的租用量只有1萬4000平方米,這意味著新租下的空間有所減少。

房價持續下跌

房產售價下跌

新加坡建屋局(HDB)公布了2015年第2個季度的本地房地產價格,顯示持續是下跌的趨勢。

HDB公布的數據顯示,組屋轉售價格在第2季度下跌了0.4%,和前幾季相比,跌幅雖然縮小,但是依然是下跌了。組屋轉售價已經是連續兩年出現下跌趨勢。在第2季度,轉售組屋交易量達到5000個,和上個季度比較起來,明顯增加了很多。

在今年上半年,HDB共推出了1萬3400多個新單位。除此之外,在9月份即將舉辦的預購組屋銷售活動中,還將推出位於比達達利和榜鵝北岸的4860個單位。

以下是「新加坡2015年第2季度各區組屋售價中位數」,供您參考。

(友情提示:如果圖片文字太小,可點擊打開圖片,放大閱讀)

在第2個季度,新加坡私宅價格也下跌了0.9%,這已經是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下滑趨勢。根據HDB的信息,市區私宅價格下跌了0.6%,市區邊緣的私宅價格同樣也下跌了0.6%,郊區的跌幅最大,達1.1%,

但是,在第2季的私宅交易量激增,和第1個季度增加了60%。

各區組屋租金中位數

隨著組屋售價下降,由於近年來移民廳政策收緊,外來勞工、學生人數下降,導致對租房的需求也不斷下降,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了組屋租金也是下降趨勢。

以下是新加坡2015年第2季度各區組屋租金中位數,供大家參考。

(友情提示:如果圖片文字太小,可點擊打開圖片,放大閱讀)

政策保守,准證、PR申請門檻變高

新加坡政策保守讓經濟寒冬雪上加霜。經濟的發展靠的是人力,對於多元化、多民族的新加坡來說,外勞是很重要的部分。

然而,新加坡人力部再一次收緊外籍員工的就業准證條件,將在明年實行。EP 的最低薪資要求從3300新元調高至3600新元。除此之外,還需要滿足學歷條件,優等院校畢業生更容易申請到簽證。對於年長的申請人,需要相對應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

與此同時,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也越來越難申請。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每年平均有九萬多人向移民與關卡局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只有約三萬人獲批准,成功率約32%

也就是說,每年約6萬3000人申請被拒,PR申請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自政府於2009底收緊移民政策後,永久居民的申請門檻提高,每年成為永久居民的人數也開始減少。

▲數據來源於:Barangay Singapore Society

從上圖可看出,PR獲批人數在2008年達到最高峰後就一路下滑。2008年有近八萬人成為永久居民,2009年有近六萬人,到2011年進一步跌至兩萬多人。

看完以上這些新加坡政府以及一些權威機構最新發表的報告、數據,想必大家對於新加坡的經濟狀況有了個最清楚、全面的了解。生活、工作在新加坡的朋友們,你還感覺到了新加坡經濟有什麼特別的現象或狀況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340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