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跳來跳去的筒子們,可以先穩穩了!受全球經濟疲軟和新加坡經濟重組雙重影響,新加坡今年第一季的裁員人數,達到六年多來同期的最高水平。而且,還有上漲的趨勢。重新受僱,也變得越來越艱難。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來自於新加坡人力部剛剛公布的最新報告。心裡想法太多滴盆友,尤其是在比較依賴外在需求的行業工作的,小心彈跳次數過多——直接沒人接住被甩出去喲~~
人力部公布的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的各種數據已經出爐(圖片可以點擊放大):
新加坡裁員人數創新高
2009年共有2萬3430人被裁員,而2011年僅有9990人被裁。2015年第三季度之前,每個季度只有兩三千人被裁。2016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共有4710人被裁退,雖然這比前一個季度減少660人,但是與同季度想比,這個數據再次創下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重新受僱人數減少
儘管去年第四季被裁退的新加坡居民,到今年3月,已經有46%已重新受僱。但是,這個數據比前一個季度減少4個百分點,也是2009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工作空缺與求職者比例下降
儘管工作職位仍然比求職者的人數多,但經季節性調整後,今年3月的工作空缺和求職者比例為103對100,是自2012年6月以來最低的。
就業人數增幅減少
新加坡2016年第一季的總就業人數增加了1萬3000個,增幅低過前一個季度的1萬6100個,也比2013和14年同期顯著減少。
裁員人數會持續上升
在全球經濟持續疲軟的情況下,新加坡也正在權衡著自己的支柱產業以及在世界經濟版圖的地位,進行經濟重組。人力部表示,雙重壓力下,受外在需求疲弱影響的領域,裁員人數還會上升。經濟分析師也認為,最新的就業報告還沒有真正反映就業市場的疲弱情況,接下來幾個季度,失業率將會攀高。
最容易被裁員的「標籤」
在最近報告中提出,最容易被裁的,是「外籍員工」,「40歲以上」,「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人員」,「製造業」。
去年被裁員的1萬5580人中,外國籍員工被裁退的比率高過本地居民。本地居民的被裁率為0.71%,也就是每10000人中,會有71人被裁。而外國籍員工每10000人當中,有77人被裁。
在被裁的新加坡本地居民中,40歲以上的占65%。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和執行人員被裁退的比率是0.89%,比平均值高了15個百分點。
2015年第四季被辭退的員工,有很多人是來自製造業的,大部分被裁退的原因是公司倒閉、合併、或是遷出了新加坡。
新加坡失業率仍然維持低水平
雖然有這麼多負面信息存在,相較而言,目前新加坡的失業率仍然維持在低水平。經季節調整後,2016年年第一季的整體失業率,維持在1.9%的水平。不過,公民的失業率從之前的3%,下跌到2.6%。
但這並不代表新加坡沒有風險。專業人士表示,一旦經濟充足轉型沒有辦法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而其他國家的經濟環境變得更差,新加坡未來結構性和周期性的失業率就有可能上升。
現在的狀況是,新加坡本地人失業率低,但是薪水高,因為企業在用本地員工來代替外籍員工,但長此以往,勞動市場將會持續面臨人手緊缺。為了長期的健康發展,新加坡政府仍然需要抓緊提高生產力。
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方法
當然啦,新加坡政府這個大家長肯定會為大家做好規劃,人力部表示,將繼續同勞資政三方密切合作,包括通過近期宣布的「應變與提升計劃」,協助失業的新加坡重新受僱。萬事通會繼續跟進人力部的計劃,請大家保持關注。
但是,就業不可能完全依賴政府的政策。新加坡的經濟市場跟著政策和外部環境起起落落,不斷變化。一些技能會過時,一些新的機會會來臨。人們一定要學會抓住機會發展新技能,才能一直在勞動市場保持競爭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