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攤販花18萬日本引進.「機器手炒飯」生意火紅

攤販花6萬元(18萬令吉)買兩台機器手,在食閣開攤賣炒飯,生意火紅,日賣至少200盤。

劉德明(39歲)5個月前從日本引進兩台機器手「炒飯」,以取代人力。(圖:星洲日報)

(新加坡21日訊)攤販花6萬元(18萬令吉)買兩台機器手,在食閣開攤賣炒飯,生意火紅,日賣至少200盤。

在宏茂橋坊(AMK Hub)食閣開攤賣炒飯,攤主劉德明(39歲)5個月前特別從日本引進兩台機器手「炒飯」,以取代人力。

劉德明對新明日報說,他在飲食界10多年,遇到很多人員短缺的問題,因此萌生引進機器的念頭。

「目前餐飲業仍非常依賴廚師或頭手,一旦他們生病或辭職,就會影響生意。相對來說,機器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每天能賣至少200份

他表示,機械化的烹飪過程非常簡單,任何員工都能輕易上手,省去高薪聘請頭手的苦惱。

「機器手炒出來的飯能確保品質一致,反觀廚師或頭手累了,鍋子可能長時間在爐灶上,飯可能會燒焦。」

雖然兩台機器花了近6萬元,不過劉德明相信很快就能回本。

「我有政府津貼,再加上很多顧客喜歡我的炒飯,每天能賣至少200份,日賺1000多元(3000多令吉)。」接下來,劉德明打算明年再開多3間炒飯攤,讓更多顧客嘗試以機器手炒飯的味道。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國際‧2016.10.21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127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